要讨论如何做好人才储备,有个前置的先决条件,就是先要进行人才素质的梳理和人才现状的盘点;有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标杆案例的借鉴;有个必需的机制构建,就是人才梯队的搭建、人才蓄水池的积蓄和师带徒的管理机制,最终形成“企业独特DNA人才库”。
1-1 先用四象限梳理人才素质
1-2 再用五维度盘点人才现状
标杆学习:是追赶或超越领头羊企业的一种良性循环的管理方法,其实质是模仿、学习和创新的持续改进过程,是带着超越目标学习的过程。如何做好人才储备?我们可以学习内部标杆案例,也可以学习外部标杆案例,尤其是学习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案例。
2-1 学习标杆案例:数据科学家的物色与储备
2-2 学习标杆案例:华为的人才储备战略
3-1 人才梯队的搭建
人才梯队就是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本规划、人才队伍的管理或者称为继任者计划。就是当现在的人才正在发挥作用时,未雨绸缪地培养该批人才的接班人,也就是做好人才储备,当这批人才变动后能及时补充上去和顶替上去,而这批接班人的接班人也在进行培训或锻炼,这样就形成了水平不同的人才,仿佛站在梯子上有高有低一样,形象地称为梯队。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人才断层、断档。
人才梯队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结合,与企业发展战略和人才规划保持一致;人才梯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坚持;人才梯队建设需要根据人才的稀缺性和岗位的重要性采取分级培养与管理机制;人才梯队库还要定期进行人才更新管理,保证人才库动态发展。
在欧美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集团公司,针对CEO和企业高级职位的接班人计划的制定、定期回顾和实施,是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GE前CEO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在他退休前10年就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这样,在他2000年退休的时候,伊梅尔特(Jeffrey R. Immelt)顺利接班,确保GE持续成功运营。 苹果创始人兼CEO乔布斯(Steve Jobs)在2011年因病去世后,Tim Cook平稳加班,把苹果公司继续带向新的辉煌。
2015年5月,张勇出任阿里巴巴CEO,之后三年里阿里巴巴的股份一直稳步上升…… 华为有用了14年的轮值CEO制度…… 宝洁公司有人才梯队计划……
3-2 人才蓄水池的积蓄
就是按照表面意思理解,企业将人才像蓄水一样储备起来,以备他日不时之需。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业务的迅速发展,需要有更多精通工作业务、管理经验丰富、具有良好敬业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来提高公司的整体水平,以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而储备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适时补充新生力量,最终建设一种新型的人才梯队培养机制是保证企业人才“不断层”的有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
美菱、国美等大型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蓄水池计划,从2010年后就陆陆续续的公司企业推出储备职位的岗位,像是储备店长,储备经理等。
这一计划实施有赖于一个健全的考评体系。从一开始员工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的规划到人才的招聘,再到培训与技能开发、老带新等机制,到绩效考核,最后到人才输出都要经过详细的安排。蓄水池计划若是计划得好,招聘到适宜的人员,在适宜的时机登上适宜的岗位,则对公司的发展有如虎添翼的作用。
3-3 建立师带徒制度储备人才
(1)徒弟层次划分 第一层次:热爱本职工作,有很强的责任心,谦虚好学、工作勤奋;有较丰富的技能操作实践经验,能综合分析和解决一些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具备高级工及以上资格。 第二层次: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有独立顶岗能力;具备实践操作经验;具备初、中级工资格。 第三层次:新录用人员、转岗人员和其他人员。
(2)“师带徒”培训目标 第一层次:系统掌握本工种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达到较高水平,能够创造性地工作,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难题。 第二层次:在掌握本工种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以“一专多能”为培训重点,技能操作水平明显提升,能综合分析和解决一些生产难题。 第三层次:熟悉本岗位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完成日常操作。
(3)“师带徒”培训实施程序 1)公布“师带徒”培训计划。第一层次人员比例不高于技能操作人员的 %,第二层次人员在师傅资源许可条件下,组织尽可能多的人员参加“师带徒”活动,第三层次人员全部参加“师带徒”活动。 2)初步确定受训者。符合条件的技能操作人员个人提出申请报车间审查,车间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和员工个人职业发展需要提出审查意见并确定培训层次。 3)师傅遴选。根据各培训层次对象的技能水平、个人能力、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培训计划和目标等情况,确定师傅推荐人选。可以由徒弟选择师傅,组织确认,也可以由组织直接指定。每名师傅原则上可以指导1~2名徒弟,采取“一带一”或“多带一”的形式。 4)师徒结对。师傅和徒弟按工种对口原则进行结对,制订培训计划、目标和措施。 5)签订“师带徒”培训协议并组织实施。师徒关系审核确定后,按要求签订“师带徒”培训协议书和“师带徒”培训任务书,并认真组织实施。
刘邦打败项羽后总结过,“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得人才者得天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