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益讲座】精神科药物,说停就停?

 钟山紫竹林 2019-01-14

众所周知,许多精神科疾病,特别是严重的类型,药物是主要治疗方式,是基础,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严重抑郁症的治疗。药品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则适得其反。尽管精神科医生和药师一直强调规范治疗、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但治疗过程中一直有一个难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不好


什么叫服药依从性?

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执行医生制定的药物治疗计划的程度。根据执行程度的高低,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超过或不足剂量用药、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等)和完全不依从三类,在实际治疗中这三类依从性各占1/3。而不依从的行为中,以自行停药和减药占的比例最大。

分析患者停药或减药的原因主要包括:

医源性精神状态变化。例如:锥体外系症状是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常常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来缓解。个别患者在开始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后出现急性精神紊乱,此时的精神紊乱是医生在处理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时所使用的抗胆碱能药物引起的谵妄,并不是原本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但是由于此时表现为精神症状的变化,患者或家属误以为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而自行停用。


难以忍受药物不良反应。例如:有些患者在服用奥氮平后,出现食欲大增,体重明显增加,便会自行减少药物剂量或者停药,以减轻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过程中病情本身发生变化,患者误判为药物所致而自行停药。

经济状况或医保状况发生改变,患者无力承担药费而停药。


症状消失后认为病已经好了不需要再服药。


觉得自己没有生病,认为服药就是有病的证据,因此拒绝继续服药。


但是,仅靠患者或家属的主观判断就停用精神科药物可以吗?当然不可以。

因为不科学地停用精神科药物可能会引起许多躯体及精神症状,其危害性不亚于药物滥用,特别是骤然停药或快速减药可能会引起撤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但是,有些患者发现自己因为各种原因而自行停药后,短时间内病情并没有发生变化,也无任何不适,就误以为“减药或停药后我的情况良好,说明我已恢复,不用再服药”。实际上,药物起作用有它自己的规律:药物被人体吸收后,血中药物浓度开始升高,要经过5-6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才能达到稳态,然后才开始产生疗效。同样,血药浓度的下降也是需要时间的,并不是一停药后果就立马体现,这也是一些患者自行减药或停药之后短期内病情仍然稳定的原因。



自行停药的风险

但也有部分患者停药几个月病情也没有波动。理论上讲停药这么久,体内的药物基本已经消耗殆尽,不再能为患者提供保护,为什么病情还能稳定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2个:

一个是与病情的自然进展有关。像双相障碍、抑郁症这类复发性疾病,病情会有一个从严重到逐渐缓解的自然进展过程,甚至有很少一部分患者未经治疗就自然好转或痊愈。当疾病处于缓解期,或发作间歇期,即便停药也还能保持正常。但是,从疾病的远期预后来看,未经过治疗或者未规范治疗的患者复发风险更高,社会功能受损也更严重。规范的药物治疗则有预防复发和残疾的作用。

另一个原因是经过规范治疗患者的病情真的已经得到控制,可能真的可以停药了。但到底能不能停,什么时候停,如何停的决定应该是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而不是仅凭患者和家属的主观判断,停药的整个过程也需要定期接受医生的评估,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上面提到的撤药反应或病情反复,以及下面将要讲到的远期伤害。

自行停药除了可能引起上面提到的躯体或精神症状,加重病情,改变病程走势外,还会影响疾病的长期结局,对个体和家庭造成远期伤害,包括:

· 从时间成本上来讲:停药后疾病复发风险增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治疗;

· 从健康成本来讲:复发次数多会加重脑损害、功能损害,增加治疗难度,需要的药物剂量、药物种类都会增加,增加不良反应的同时治疗效果也更差,留有的残疾也越重,康复起来更困难。


精神科药物到底要服用多长时间?

精神科的疾病有很多种,疾病之间有差异,有些基本不需要药物治疗或药物并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而且每个患者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药物治疗时间。就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什么情况下可以停药?】、抑郁症【抗抑郁药需要吃多长时间?】、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来说,药物治疗强调全程和规范化,治疗过程一般分为三个时期: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

急性期治疗的目标是缓解主要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争取最佳预后。急性期是药物治疗的开始,强调的是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用足够的剂量,让药物的血药浓度达到有效的治疗水平,并保持一段时间。巩固期治疗的目标是巩固急性期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的风险;药物剂量及治疗方案基本延续急性期的治疗。也就是说,巩固期要继续采用急性期的高剂量治疗。维持期治疗的目标是维持疗效,预防复发,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维持期治疗的剂量一般低于急性期剂量,但也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

总体上来说,不同的病种因为疾病特点、药物特性、个体差异、复发次数等原因,每个个体、每个时期的治疗时间长短、剂量大小存在差异,最重要的是咨询您的医生,让他根据你的情况制定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坚持服药的益处

· 及时控制精神症状,稳定病情 

· 减少住院次数和缩短住院天数 

· 预防复发,减少再度住院的风险 

· 有助于康复,提高生活品质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药师建议:患者若因各种原因想停药,一定要先咨询医生,他们会基于您的病情和个体需求,为您制定一份周全、合理的治疗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