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英博物馆这批中国瓷器,曾经珍藏在SOAS

 非亲似亲fhf 2019-01-14

提到PDF, 大家通常脑补的是电脑里的Portable Document Format(便携式文档格式),但今天的主角不是这个。


PDF是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的缩写,这个基金会可是大有来头呢!和沙宣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都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这里收藏的中国陶瓷举世罕见。


譬如其中的大维德花瓶,被BBC评选的100件代表世界历史的标志物之一,现在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大维德花瓶


故事要从1952年说起,当时SOAS开设了一家新的博物馆,陈列着世界上极难得的中国陶瓷收藏品。这座成立于二战后的小型博物馆位于伦敦市戈登广场53号,名为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以创始人Percival David爵士(1892-1964)的名字而命名。


David生前热爱中国艺术,以毕生之力搜集相关艺术珍品,他在20世纪50年代把家藏捐赠给SOAS,并且成立了该基金会,因此也被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艺术收藏家之一。


Sir Percival David 和 Lady David 在纽约


1892年,David在出生于著名的Sassoon(沙宣)家族,20岁那年,他从出生地孟买搬到伦敦,在这个世界之都居住了大约40年。1927年,他继承了父亲的男爵爵位以及Sassoon J. David and Co家族企业的董事职位。


David喜欢收集中国艺术品和罕见的中国书籍,渐渐成为了圈里的知名学者。1924年,在他访问中国的时候,正好溥仪刚被迁出故宫,他凭着个人的学识参与了故宫文物的整理和展出,工作之余还慷慨解囊,出资修缮故宫宫殿。


陶瓷的细节部分


他的收藏作品集中于10至18世纪的陶瓷,包括各种高仿中国皇宫中内用的陶瓷作品。Percival先生凭着敏锐的眼光收获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藏品,其中包括一些罕见而独特的艺术品,大维德花瓶就是其中一件。


其实这对花瓶当时并没有人识货,都以为是赝品,辗转到David手里以后才算是真正有人慧眼识珠。花瓶是为寺庙制作的系列作品中唯一幸存下来的宝贝,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有确切纪年(1351年)的青花瓷器物,也被视为元代青花研究的标准器。


图片:alchetron.com


他的藏品还包括大量的宋代汝瓷,均为12世纪初为皇家宫廷制作的优雅的蓝色陶器。如今世界上只有大约70件幸存藏品,其中Percival爵士就拥有其中11件。



Percival爵士还是一位慈善家,同时也是英中艺术研究的早期支持者。1930年,他资助SOAS设立了中国艺术研究专业。16年后,当他在为自己数量庞大的收藏品寻找栖身之地时,他也选择了SOAS,条件是必须向公众免费开放,而他因为行动不便,希望能住在博物馆里。


虽然战后不久,百废待兴,但是SOAS竭尽全力满足了一切要求。1952年,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David从此和自己的宝贝日夜厮守,直到1964年辞世。


图片:alchetron.com


毫无疑问,SOAS是存放这批藏品的理想场所,因为它可以将该系列藏品作为中国艺术和文化教学的重点。这一教学项目在博物馆开馆后不久便开始实施,之后一直在画廊中进行,直到2007年底正式关闭。通过教学,这些藏品和该博物馆成为了中国陶瓷的研究中心,吸引了无数的收藏家和专家前来拜访。

 

BA Global Cultures of Chinese Ceramics在大英博物馆上课


现在,这批珍贵的藏品已经在大英博物馆俺家,如果这个周末有空,大家不妨也去转一转吧。希望我们有一天,我们能够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申请课程的同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