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大江东去”的初稿,才理解苏轼写的“人生如梦”

 tng1959 2019-01-14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诗、词、书、画、文、对联甚至在美食方面都造诣颇深。公元1056年,21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同行的还有父亲苏洵和19岁的苏辙,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苏轼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全国,比如这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

然而南宋人洪迈(苏轼死后22年出生)在《容斋随笔》里有一段记载,说他听朋友向巨原说,元不伐(人名)的家里,藏有一幅黄庭坚的字画,写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有几处地方和今人传唱的不同,并把不同的地方一一列举出来,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版本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如何写的:

大江东去,浪声沉,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早生华发。人生如寄,一尊还酹江月!

黄州苏轼纪念馆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这从他一开始入京便已经开始,年前气盛、才华横溢、有贵人相助的苏轼正要大展身手,不料母亲突然去世,他不得不回乡守孝,来来回回折腾几年还朝后,正好碰到王安石开始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不久他也得罪了王安石,离开了京城。公元1079年,43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而此时发生的“乌台诗案”差点要了苏轼的性命,起因是苏轼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才华横溢的苏轼书生气未脱,把一篇行政公文加上了个人色彩,运用了一些夸张、比喻和用典的写作手法,结果被新党利用,指责苏轼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

幸亏宋太祖赵匡胤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因为一篇例行公文而牵扯了太多人的前途与命运,而且苏轼已是当时文坛大佬,因此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皇帝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已退休,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但是受当地官员监视,有点类似现在的《刑法》中的监视居住,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湖北黄州苏东坡博物馆介绍

黄庭坚是苏轼的得意门生,也是苏轼最好的朋友,有可能他书写的版本是原始版本,黄庭坚读到了苏轼的大作后手书了下来,但是后来苏轼经过修改后才公之于世。然而正是这首原作,才更能体现出苏轼当时的心情,俗话说“歌以咏志”,这首原作虽然不如后世流传的那个版本朗朗上口,但是也一样是经典之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