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薄荷夫人 
去书店看到诗经,曾经一万次地绕开。呵呵!虽然这样说有些夸张,但确实因为诗经里的文字有些生涩,不愿意看下去。因此,提起诗经也仅限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头脑中还会出现一幅画面:一位老学究,摇头晃脑地背诵,一群私塾小学生顽皮嬉笑......
上个周末我去书店,看到了一大批翻译成白话文的6元本的诗词古典小册子。感觉读起来不费力气,反正也不贵,就收罗了一摞,其中就有诗经。我也是抱着扫盲的初衷看看而已。第一篇就是那个有名的关雎,还被冠名:国风·周南,多吓唬人呐?等弄明白了,才知道那是一篇关于君子看上了人家好姑娘,想求爱又没有开口,拼命地想出各招讨好姑娘的顺口溜。还拿什么挑拣荇菜作由头,搞出了那么多之字。唉!不就是想和那栖息沙洲的雎鸠一样,双宿双飞呗。
看原文,
见译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应合相鸣唱,栖息在河中沙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美丽善良的姑娘,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荇菜有高又有低,左挑右选忙采摘。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美丽善良的姑娘,梦中醒来难忘怀。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求娶愿望未实现,日夜把她勤思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思愁绵绵把忧添,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荇菜高低一颗颗,左挑右选忙采取。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美丽善良的姑娘,弹琴奏瑟表亲爱。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荇菜高低一颗颗,左挑右选忙采摘。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美丽善良的姑娘,敲钟打鼓逗她乐。
还有那篇蒹葭,被称为:国风·秦风。好像隔着初生的芦苇,老也见不到心爱的姑娘。无论是顺流还是逆流去看她,要么在水的另外一方,要么在水的中央。如梦如幻,愈加美好。青年男子追求心爱姑娘的过程,都是令人心动的。所以“秋水伊人,在水一方”的画面十分美好。追溯原意也是一首顺口溜,只是被文人雅士一诵多了几分文绉。
看原文,
见译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河岸芦苇茂苍苍,早晨秋露结成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心中思念好姑娘,她在小河那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逆河而上去找她,道路危险又漫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顺水而下去找她,好像她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河岸芦苇茂又密,早晨露水未晒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心中思念好姑娘,她在河的那一旁。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逆河而上去找她,道路渐高又危险。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顺流而下把她找,好像她在水中滩。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河岸芦苇密麻麻,早晨秋露未全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心中思念好姑娘,她在河水那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逆河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弯曲。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顺水而下去寻她,好像她在水中滩。
再看国风·卫风之木瓜。心心相印,已不在投桃报李的层面。虽然姑娘只是赠送个木瓜或李子,多情的小伙子也愿意以玉佩、美玉或宝玉相赠,并反复强调,如此慷慨,不是为了回赠,而是因为爱,意欲结为千年之好。从古到今,演绎了多少灰姑娘的童话故事?这样直白而又琅琅上口的诗句,不也是顺口溜吗?
看原文,
见译文: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他将木瓜赠送我,我用佩玉回赠她。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不是回赠相报答,欲结深情永爱她。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他将木桃赠送我,我拿美玉回赠她。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不是回赠相报答,欲结深情永爱她。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他将木李赠送我,我拿宝玉回赠她。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不是回赠相报答,欲结深情永爱她。
更有雅·小雅中的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译文为:“群鹿呦呦郊外鸣,尽情吃苹甚安闲。我与嘉宾来相会,奏瑟吹笙来欢迎。吹起笙来迎宾客,捧筐赠物致敬情。贵宾心中喜欢我,治国大道给我呈。群鹿呦呦在鸣叫,吃那青蒿野地里。我与嘉宾喜相见,他们德高美名彰。......”也如打油诗般的直白。
无论是文革中的颂歌,比如:“敬爱的毛主席,敬爱的毛主席,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知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千万颗红心向着太阳,千万张笑脸迎着红太阳,祝福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还是拥军爱民的歌曲,比如:“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心心向着共产党。”还有十送红军等等,无不受诗经的影响。
简装、插图、便宜的小册子,寥寥数语就能把诗经讲个大概,循循善诱,引人入胜。再到网上搜寻一下,更深层次的意境就这样记住了。原来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歌谣。因从15个地区采集而来,所以也称15风。《雅》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又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据说: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我觉得诗经好比那顺口溜。直白的东西好记,因此才有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