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敷内调——巧除冬日三把火》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19-01-15

专家王军主任告诉我们,日常常见的许多消化道上的症状,都与我们身体衰老所引发的三把火有关。当出现一些早期症状时,通过外敷内调的方法消除这三把火,就能起到预防疾病,养护身体的作用。到底消化道的三把火是什么呢?王主任常用的外敷内调方法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当您胃口不好时,可能经常感到胃胀,同时伴有乏力、懒言、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专家说,这往往是因脾胃不和,致脾胃积热。专家介绍个降气除胀贴,只用一味莱菔子,就能帮助我们调脾气、降胃气。调理胃胀,消除脾胃积热。制作使用方法:首先将50克莱菔子打碎,取细末加适量黄酒,调成干泥状。然后取3克左右的药泥,放到药贴的圆圈中,剩余药粉可密封冷藏保存。将药贴放在暖气上温热后,贴于肚脐处,有胃胀、乏力、口臭、牙龈肿痛等脾胃不和、脾胃积热的人群,可每天贴敷4到6个小时。对胶布过敏者和孕妇慎用。

王主任讲的第二把火是我们下消化道上的火,最常见问题就是便秘。王说,老人常见的便秘中,阴液不足引起阴虚肠燥的便秘较为常见。主要有下面这些症状:大便干结,羊屎粒状,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王主任讲了种调理便秘,消除阴虚肠燥的润肠通便贴。也用一味通便良药皂角仁。制作使用方法:首先将50克皂角仁打碎,取细末加适量黄酒,调成干泥状。取3克左右的药泥,放到药贴的圆圈中。每日睡前,将药贴放在暖气上温热后,贴于肚脐处。剩余的药泥密封冷藏保存。 有大便干结、潮热盗汗等阴液不足、阴虚肠燥的人群,可每天贴敷6个小时,至清晨起再取下。对胶布过敏者慎用。皂角仁除了贴敷,还可以内服。

最后一把上消化道的火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火,而常见的症状是舌疮,失眠。主任讲,常说的口腔溃疡,在中医里会因溃疡位置不同,分成两种火,在口唇、口颊部的溃疡,也被称为口疮,通常是因为有胃火,可用降气除胀贴来调理。在舌头部位的溃疡,也被称为舌疮,通常是因为有心火,可以用一种特别的引火归元药物来贴敷调理

王主任讲,心火旺的常见原因之一是心肾不交,中老年人肾阴虚后,肾水无法制约心火,心火不能温煦肾水,就造成了心火上炎,表现出心烦难眠、口舌生疮、口苦咽干等表现。王主任讲调理口腔溃疡,将心火引火归元清心贴制作使用方法:首先将50克吴茱萸打碎,取细末加适量陈醋,调成干泥状。然后取2克左右的药泥,放到药贴的圆圈中,剩余药粉可密封冷藏保存。睡前泡脚后,先按揉脚掌心涌泉穴。将药贴放在暖气上温热后,贴于涌泉穴位置。有口腔溃疡、心烦难眠、口干口苦的心火旺盛人群,可每天贴敷4到6个小时。皮肤对胶布过敏者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