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错构瘤的超声表现及分型

 亳州不薄 2019-01-15

乳腺错构瘤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良性瘤样病变,由于乳腺组织结构发育异常所致,即由残留的乳腺管胚芽及纤维脂肪异常发育而构成的瘤样畸形生长,并非真正的肿瘤。组织学主要以纤维、脂肪和乳腺小叶和乳腺导管组成,无细胞间变,有完整的包膜。术前很难确诊 ,易引起临床和病理学上的误诊。

乳腺错构瘤由正常和发育异常的乳腺组织构成,时常包含正常的导管和腺小叶。因此,也有作者将乳腺错构瘤描述为器官样结构,称之为“乳中之乳”。

乳腺错构瘤多发于哺乳后期和绝经早期妇女,偶见于青春期或老年妇女,病程长,瘤块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停止生长或明显减慢速度,数年内不再增大。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不少学者推断可能与内分泌因素有关。

乳腺错构瘤多以无痛性肿块为唯一的的临床表现,单侧发生,多数无自觉症状,少数伴胀痛感,肿块生长缓慢,边界尚清,质地柔韧,活动良好。

乳腺错构瘤病理学上依据组织成分所占比例的不同分为3型,①腺型错构瘤:乳腺小叶为该瘤的主要成分,大量良性增生的乳腺小叶间散布着少量纤维和脂肪组织;②纤维型错构瘤:以增生的乳腺纤维组织为主要成分,大量囊样分布的纤维组织中散在少量脂肪及腺体组织;③脂肪型错构瘤:脂肪组织为该瘤的主要成分,有少量纤维组织及腺体组织。脂肪含量与患者年龄无关。

乳腺错构瘤的超声表现:大多数为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边界清楚,周围可见晕圈及包膜,探头加压瘤块可被轻度压缩;内部回声多种,分布不均匀,可为高回声、低回声或混杂回声,无声影,部分可见侧边声像,后方回声稍增强,CDFI:肿块内部血流不丰富。

乳腺错构瘤由于组成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超声表现,张建兴等根据乳腺错构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将超声表现分为3型:① I型:团块内部以不均匀低回声为主,伴有条线状或小片状不均质高回声,见图1-2;② II型:团块内部分呈低回声,部分呈高回声,团块内高回声似呈水中浮岛状,见图3-4;③Ⅲ型:团块内呈豹纹状不均质回声,与周围正常乳腺腺体回声相类似,见图5。彩色多普勒显示大多数乳腺错构瘤血供不丰富。

图1-2 乳腺错构瘤 I 型图3-4 乳腺错构瘤 II型 图5 乳腺错构瘤 III型

乳腺错构瘤的确诊需要大体标本肉眼和镜下检查密切结合。

乳腺错构瘤如在脂肪型乳腺的背景下,其回声视频密度差异不明显时,表现为类似乳腺腺体组织样回声,容易漏诊;在瘤块较小时则容易为周围回声所掩盖,检查此类病灶应注意触诊与扫查相结合。

乳腺错构瘤预后良好,手术切除后局部乳腺组织可恢复正常结构。

超声检查时注意与脂肪瘤和乳腺纤维腺瘤相鉴别。

乳腺错构瘤少见,缺乏认识是误诊的最常见原因。正确认识错构瘤的各种超声声像图表现,是提高乳腺错构瘤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