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善农耕风物⑤ 粮食·粮仓

 芸斋窗下 2019-01-15

民以食为天。粮食的仓储是国家或地方是否富足的标志之一。古代,京城里有庞大的粮食仓廒,所囤积粮食每年要靠各地运来,以充朝廷官员碌用及部队军粮。粮食的贮存相当重要,发生灾荒或战事,它是第一位重要的,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

古代粮仓称仓廒。地方上的粮仓也是官衙里的重点机关,它建造坚固,占地面积大,还要有重兵把守。在明代,每个建置县都要有仓廒,甚至下伸到镇。据清嘉庆《嘉善县志》载,历代来,包括置县之前,魏塘镇属嘉兴管辖时就有仓储,置县后逐渐扩大。到了清代康熙时,在县衙西的便民仓已有400间,按当时每间贮谷350石计算,有1.4万石可贮。

由于自明代以来不断灾荒,仓储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故在清康熙年间对粮仓的加固扩大,年年修缮,便利农民粜谷入仓与守卫。《魏塘政略》有记:“周围筑墙,外空夹道,以严巡守门,仍东、北两座俱临河埠,以便兑纳。廒檐宽出两架,以便里户堆垛。米、谷翼分左右,中砌甬路以总出入。”

仓廒的大门称“石库门”,是以条石砌成门框,用近10厘米厚的大门锁上。掌管库门钥匙的库领匙不离手,管看很严。

在仓廒大门内有厅堂,以办公之用。厅内大柱有抱联,上书:


一粒悉属民膏,睹千仓万箱,当惜辛勤物力;

五斗漫叨国俸,念三农九府,敢渝清白臣心。

此联足以证明当时守仓官员及库守对粮食的珍惜,和对工作职责之重的深刻认识。

我县最早的便民仓在建县后的成化二十一年(1485),由当时的知县汪贵在原有基础上扩建。里面设有官厅,上有匾额,书“藏富在民”四个大字,还设有土地神祠,因防火烛,禁止烧香。其后面就是一排整齐的库房了。明代库房的编号用汉字,如:“天字号二十楹”“地字号十七楹”“玄字号二十楹”“黄字号二十四楹”“宇字号二十四楹”“宙字号二十二楹”……

石库门所谓楹就是柱子,一楹就是两根柱子间的尺寸,俗话称“一通壁”,其阔度约1米。当然一号之内还要分间,贮藏不同类型、不同年份入仓的粮食。

地方上的粮仓其实是一个融收缴、保管、发放、外运于一体的粮食集散中心。古代农户所缴纳的税赋大多以粮为贷,甚至当官的利碌也以粮米计量,到了清代为银粮通用,所有官差的俸薪也一样,因此粮仓是一个十分忙碌的单位。粮食的进出都有关大事,按文收发,严格规章更是仓廒人员必守之律,一旦有差错,那谁也吃罪不起。尤其是往朝廷运送的皇粮,对数量质量都有严格规定。

除此之外,仓廒还另有一些附属功能。

首先是区分谷子与白粮(即米)。农户粜进之粮都为谷子,因为晒干了的谷子易贮藏,谷皮包着米粒,不会受潮,宜于长期保存。如所交白米,则容易发霉变质。故有谷仓与米仓之分。米仓是用来贷付俸碌或充军粮的,即为流转时间短或需及时食用的。

古代由谷成米是用于手工舂的,如驻军要粮,不能给谷子,让他们自舂,如果是这样,部队变成了加工厂了,所以这个职能只能由仓廒来完成。据清代嘉庆《嘉善县志》载,当时的粮仓里设有39间房,安置了270副地臼,专门雇一批人在里面把谷子加工成米。

现在我们吃的白米都由机器脱去谷皮,古代无机械可用,只能用一石臼(本地也用砖臼),把谷子倒入后用一根木杵舂,有用脚踩的,也有用双手舂的。以前的农户家里也都有石臼。农民也一样,贮存的是谷子,要吃饭的时候才舂米。

古代管理仓廒之人对农业生产应该是行家,由于水稻谷的种类很多,粗看都一样,但舂成米后就大不相同了。各种米煮成饭以后的口感、香度、涨性、软硬等就更不相同了。许多年来我县所种的品种有:香杭稻、早白稻、早中稻、麻雀青、八月白、荔枝红、早八哥、六十日、金鼓黄、白芦籼、宁波籼、乌稻、黄芒大种、晚白稻、铁杆青、雪里青、女红稻、三朝齐、闲人忧稻、赶陈糯、芦花糯、羊须糯、九月熟、香杭糯、麻皮糯、观音糯、乌须糯、枣子糯、葡萄糯、芝麻糯等。

这些不同种类的谷子成熟期、产量、价格、档次、口味都不一样,农民们粜谷时各有千秋,管仓人出库舂米也会不一样,所以管理有一定难度。

关于稻种,一般农民自己选留,根据上年产量和田间劳作的难易,还要根据田脚肥料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仓廒是没有专门供应种子的,但如果因饥荒原因,农民把稻种谷都吃光了,那只有向仓廒借贷,有时官府也会赈贷发放谷种。

除了官仓之外,还有民间的社仓、义仓之类的仓廒,主要是靠平时捐赠积累贮仓,到灾荒时赈济之用,这等于是社会公益事业。因为当时有义田,义田收获的稻谷肯定存入义仓。义仓有时官方也参与,成为半官方性质。

还有一种叫“社仓”,这完全是民间自筹的了,它的功能也是为了赈灾,但也有乡绅和官员助捐。崇祯八年(1635),知县陈玉看官仓钱粮所剩无几,乃发动民间建社仓,并带头捐俸银50两。乡绅陈龙正积极响应,捐银300两。其他乡绅和商家也纷纷乐捐,当然他们手中没有粮食,就用这些钱去购买粮食,贮进仓内。

社仓还有另外的功能,因老百姓可向仓借贷,那就有利息积累,这些积累被用来支持办社学。社学有聘社师,其朿修也在社仓开支。嘉善人崇文尚学,鼓励后人读书,当年在魏塘的家学(即私塾)有10多家,在西塘、干窑等镇也有多家,但在农村里,欲读书的穷孩子不少,没有家学可求。社仓支持办社学,就会下伸到农村里,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大作用。

明、清两代在嘉善的粮仓设在魏塘镇西门仓桥之南,也有在太平桥北的称“太平仓”。仓桥位于西门官塘上,河阔桥宽,便于农民停船、挑担缴粮。20世纪50年代末,仓桥圮。

《嘉善县志》便民仓图书影

圆筒粮仓,位于姚庄镇,县级文物保护点

翻开清代的《嘉善县志》,每提到粮食,无论是粮赋、田产、漕运,甚至官粮、仓储,其计量到斤、两、钱、分、毫。这不是斤斤计较,而是人们对粮食的尊重和珍惜。

吾邑虽为产粮区,至少在清代以来,算不到天下粮仓,也称浙北粮仓,算是农业大县吧!但这里的粮赋一直很重,加上历史上嵌田的原因,粮食一直很紧张,老百姓有得吃饱那是大幸了,对于产粮区来说,真是太悲催了一点!

其实,古代的粮食制度是非常混乱的。因为粮食与银钱之间的转换可以说与现在的股票一样,每天有不同的差价。在粮食中的谷米转换、白米与糙米的转换,还有漕运中的代运折换,一直是投机取巧者赚取的得益之处。许多人在粮食中起家发财,许多人在粮食中受欺被逼,家破人亡。粮食,那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照样种田,照样交公粮、留口粮。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粮食生产远远跟不上所消耗的数量。许多地方,尤其是边缘地区或贫粮地区,由于粮食的缺乏而引起的动荡和人心之惶随处可闻。更有投机倒把分子从中倒买倒卖,让粮食市场出现一度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和居民定量供应,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了。

先来说说新中国成立后的粮食生产。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毕竟有局限,在灌溉施肥、除虫等关键问题显示出弱点。在1952年有一个叫孟锦山的人组织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于集体的力量,生产关系得到了改进,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产。

1958年提出的“大跃进”,其愿望是好的,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是没错的。但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当年,魏塘公社的和合生产队的征购任务是92万斤,但虚报产量和浮夸风,让数字增加到111万斤。1959年平均亩产为436斤,但虚报数为510斤。其后果为农民把全部收获的粮食上交也不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些农村的墙头作画,一辆大卡车竟拉了一颗大谷子。不切实际的幻想居然充塞着现实生活。

在我们这个地区粮食生产的单一性,也造成了度过困难时期缺少办法。1960年年底和1961年年初,是粮荒的最低谷。开始是“瓜菜代”,南瓜、胡萝卜、青菜都吃光了。接着就吃糠、吃还未成形的紫英云、吃湖羊草等。

那个时候的城镇居民每家都有一张购粮证,这是全家的命根子,比钱还重要!如果把购粮证丢了,那谁也帮不了你,只得挨饿。那时的出差有流动粮票补贴,有机会出差又能拿到流动粮票补贴的实在令人羡慕。出差在外要上馆子吃饭,不给粮票是不行的,这粮票又不能买卖,而出差的人也尽量缩食,尽量省下一些粮票以备不测。出远差的人还可以到粮管部门换取全国粮票,那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积攒全国粮票成为每个家庭一定要做的事情。在取消粮票的年时里,有的家庭积了好几百斤呢!这不是粮食富裕余下的,而是千方百计节省下来的。

记得那时我还很小,秋收后早已巡视过几遍的稻田里,还有人在那里细细寻找稻穗或脱落的谷粒,我就是其中之一。把拾回来谷子放在两块砖头之间搓,谷皮就会磨掉,吹去后就剩下米粒。还有,记得那年田里稗草特别多,稗草籽常被打落在谷中,谷轧成米后稗草籽也会常常出现在米中,往往要被剔捡掉,听说稗草籽吃下肚子去会掉落在盲肠里得盲肠炎。但我发现稗草籽里面也有“肉”,就在每天吃的米中一粒粒地拣出来攒着。稗草籽很小,与芝麻差不多,但芝麻长长的,而它是圆的,呈细珠状。壳硬且厚,里面的肉实在太小了。可是十分耐心的我一颗颗地积累起来,半年后,居然有半斤多。祖母笑话我怎么吃,我却胸有成竹,晒干后放在石磨里磨碎。

我家有手牵的小石磨,我把半斤多的稗草籽牵了两遍,然而用筛筛去皮壳,剩下的就是粉了。令人兴奋的是很香,且有三两多。我就把粉和上水,放点糖精,问祖母要了点油,煎成一个碗口大的饼。我邀祖母同享,她摇摇头说:“亏你想得出,你吃我就开心了。”稗草饼又香又糯,真是天下美食!因为没时间,后来再也没耐心做第二个了。

居民的户口粮每月1日发放,如果人死了,不管死在月初或月末,当月的粮食计划就不会回收了。记得我祖父是在1961年4月4日故世的,祖母说他照顾我们,把口粮省下来给我们……当年的粮食,金贵到如此地步。

我的祖母一直教导我说:“要惜食,稻米是人向它跪求出来的。”她所说的跪求就是耘稻,农民耘稻是跪在田里进行的,而且每一季稻要耘三遍,跪三次。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