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基因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徐婷 2019 年 1 月 14 日,安科生物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行政许可文书《受理通知书》 ,公司申报的“重组抗 PD1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受理 ,将进一步推动安科生物单抗创新药产品线的发展。 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 1(英文名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简称 PD1),属于 CD28 超家族蛋白成员,是 T 细胞表面重要的抑制性受体之一。PD-1 与其配体 PD-Ls(Programmed Death-1 Ligands,主要是 PD-L1 与 PD-L2)结合能够抑制 T 细胞的增殖、活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使机体免受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但在机体的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高表达 PD-L1,与 T 细胞上的 PD-1 发生结合后,诱导 T 细胞的衰竭,抑制 T 细胞的功能,无法有效激活免疫系统,引起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而针对 PD-1、PD-L1 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 PD-1 和 PD-L1 的结合,抑制其负控信号,使 T 细胞恢复活性从而更大程度地激活针对病原体或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自从上世纪 50 年代后期出现免疫监视学说,免疫检查点(PD1、PD-L1、CTLA4 等)抑制剂逐渐成为抗肿瘤领域新的治疗热点,已经在包括 NSCLC、黑色素瘤、肾细胞癌、膀胱癌、尿路上皮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表现出了临床有效性,目前 FDA 已批准七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数十种适应症的治疗。从 2011 年首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pilimumab 上市至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市场份额从 2012 年的 7.06 亿美元迅速增长至 2017 年的 114 亿美元,约占全球肿瘤市场份额的 10%,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俨然已然成为肿瘤治疗最吸金的领域之一。 已上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销售额 目前,全球上市的重组抗 PD-1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有 BMS 施贵宝的 Opdivo(Nivolumab)、MSD 默沙东的 Keytruda(Pembrolizumab)以及再生元&赛诺菲生的 Cemiplimab,在黑色素瘤、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等多种肿瘤中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数据显示,黑色素瘤在我国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约 20000 例,死亡率也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在治疗方面,一线治疗失败的黑色素瘤患者目前缺乏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案。而国内方面,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和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也相继于 2018 年 12 月 17 日和 2018 年 12 月 24 日获批上市。此外还有多家企业的 PD1 单抗进入临床前或临床研究阶段,如恒瑞的 SHR-1210、复宏汉霖的 HLX10 以及百济神州的 BGB-A317 等。 2018 年以来,国家多种举措促进高价药尤其是高价抗癌药降价,其中有降税、规范中间环节等。此外,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药,也是降低药价的重要措施,也将引导建立完整的研发上市路径。截至目前,安科生物有近 10 个在研单抗项目正有序开展中,如重组人 HER2 单克隆抗体、重组抗人 VEGF 人 源化单克隆抗体、IL-6R 单克隆抗体等,公司在抗体药物研发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重组抗 PD1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的受理是安科生物向着抗肿瘤治疗领域开展的一次新探索,未来上市后,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精准医疗产品线,给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