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仕强教授:越文明越好?!这种可怕的观念,你还是趁早远离吧

 曾仕强 2020-10-21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142戳上方蓝字关注

到公众号回复「智慧」收获每日精神食粮

点击上图学习是最好的致敬

曾仕强学堂编辑部

大家好,我是曾仕强学堂编辑部心易。

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会把“文明与文化”混为一谈,认为二者只是同一概念的两种叫法。但是,文明与文化之间,不仅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且我们通常认为的越文明越好,这种观念也是很可怕的。

那么,“文”这个字该怎么理解,文明和文化又该怎么看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曾仕强教授是怎么讲述的?

1

”字怎么破?



曾经有人告诉我说,他读了曾国藩的传记之后,觉得曾国藩智商很差。这个人接着说,曾国藩去应试,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考中。相比于左宗棠、李鸿章这类人,他实在太笨了。

我听了,就回答他说,我们都姓曾,但是据我所知,曾国藩的智商最起码比我高很多。他居然还听不懂,不能够理解我为什么这么说,那就没有办法了。

大家想,一个智商不高的人,终其一生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只能说这个人没有读过历史,因为他连基本的历史常识都没有。曾国藩死了以后,清廷追谥他的号叫做“文正”。这个“文正”是很了不起的。

老实讲,要想获得一个带“文”的谥号,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个人起码是个进士,如果连进士都不是,那还算什么“文”呢?

我们知道,左宗棠是没有考取进士的,没中进士,死后连个“文”都扯不上。他自己觉得这样下去,就跟曾国藩差得太远了!那怎么办呢?当时左宗棠正带军在新疆打仗,战局非常紧张,他就上了一个表章给慈禧太后,向慈禧太后请假回乡去考试,考进士。慈禧太后一想,前线战事这么紧张,你偏要在此时回乡去考试,那怎么行?所以慈禧不答应。同时慈禧周围的智囊团告诉她,左宗棠请假回乡考试是假,以此机缘要求死后追谥“文”是真。慈禧太后是何等聪明的人,她一听就说,好,他也不必回去考了,赐给他比照进士,将来给他一个“文”字。

那么,左宗棠这样做是不是得了很大的便宜?其实没有。我们现在读历史会发现,其实他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清廷后来追谥他的谥号叫做“文襄公”。这个“文襄”跟“文正”差得太远了。“正”就是经理,“襄”就是襄理。他一辈子只能当个襄理。所以我相信,如果他早知道有这么一出,一定会说,当初干脆不要去搞这个名堂了,你爱怎么谥就怎么谥好了。

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化,就明白文化就是自然的演化,而不是靠人力去争取的。但是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他们都喜欢人为操纵,这样发展下来就是文明。而我们中国人是讲文化的,叫做人文化成。

2

如何看待文明与文化?

其实,我们从很多事情中可以知道,到底是文明好还是文化好。

在公元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叫做周武王伐纣。我们都知道,商纣王是非常坏的,他是一个暴虐之君,当然应该伐。可是伐纣的后果是什么呢?它所产生的后果就是造成了中国历史上一再重演的改朝换代的现象。

这个事件使人们产生这样一种心理:武王可以伐纣,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讨伐武王,讨伐他的后代呢?所以说每一件事情都是有阴有阳的。武王伐纣,阳的方面是什么?就在于他是为民征伐,救民于水火。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英雄起初揭竿而起的时候,莫不是大声疾呼为国为民的,但是到最后都变质了。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建功立业,国祚代代相传之后,为什么会变质?就是过度文明的时候,当初那种生于忧患的警觉性已经没有了。这是人类在文明的发展道路上必须要注意的事情。

那么,怎么处理这种在历史上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情况呢?一句话就讲完了,这句话是从《易经》里面提炼出来的,叫做阶段性的调整。

曾经还有人问我,当年毛主席说打倒孔子难道是错的吗?我说没有错。如果没有错,现在为什么又讲孔子呢?其实很简单,我们现在只是换一个字而已。

如果说以前我们是“打倒孔子”,那么现在就是“打醒孔子”。这其实是错卦,因为孔子睡着了,睡那么久了,所以要打醒他。

我们把他打醒以后才知道,孔子是伦理的代言人。而人类的文明是从伦理开始的,同时伦理也就是人跟禽兽的区别之所在。

我们可以很冷静地说:人类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不可能没有工业,不可能没有商业,不可能把这一切统统推翻掉,这是做不到的。因为它们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既然我们把它们创造出来,就很难去消灭它。但是,只有把伦理发扬出来,以伦理作为共同的基础,我们的社会才会良性地发展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到合理的度。

所以我们常常说,任何事情、任何举动、任何的普世价值,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别。合理的言论自由是没有错的。同时,我们知道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所以只要能达到合理的不公平,大家就心安理得了。一切都是合理不合理,而不是好不好的问题。

在《易经》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卦,叫做复卦,复卦的意思不是复仇,而是复兴。复兴跟复仇相差很远。当年有人欺负我,现在我发达了,有力量了,所以就要复仇。如果人人这么做,天下就大乱了。

当年有人欺负我,我忍辱负重,现在我振兴起来了,也不会找他复仇,相反,我会恢复我们以前的老关系,这样整个人类社会都会很和谐。

所以,很多事情只要心存一念之善,结果就大不相同。我们讲的文化,这里的“化”是逐渐地去改变,历史上中华民族同化异族,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我们的风俗习惯的。

由此可见,人类的文化是从哪里来的?从野蛮慢慢渐入文明,就叫文化。人类需要文明,但是它必须自由演进,而不是人为干涉,它需要以“化”的方式发展。

所以,文明和文化应该合起来说,文明是一个结果,是我们做出的成绩;但是文化是个渐进的过程,是人类的应有之义,是人类的本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观念,那就是做事情一定要顺应人性。

只要我们不违背人性,做任何事情都会比较轻松,因为我们会根据人性而知所变化。这就叫做通权达变。你如果违背了人性,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这样看来我们就有了选择的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再来看当代的普世价值,我们就知道凡事都要做一个合理的调整,以适应当下的情景。

这个合理的调整,就是未来人类的共赢之道,就是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然后人类才能达到世界大同,建设地球村的理想也才会实现。

本文选题:果建英

本文内容:曾教授《易经的智慧》

谁的命运谁做主

趋吉避凶不求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