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前开锦囊: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思路

 小慧dreaming 2019-01-15
孙老师唠唠叨叨

现代文阅读是最讲究方法的,此前讲过很多了,这里再强调三点:


第一要注意在阅读文本与题干时,留下提取信息的痕迹,有利于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度;


第二要注意答题思路,要用逻辑转化答题术语并建立合适的角度;


第三要注意语言组织,按照四大原则答题。


01
留下答题痕迹如下图基本上就够了



02
题干术语很多,但掌握这六种最常见的



03
最精细的答题思路以及语言组织


1


(一)根据文章提示,填补缺少的情节(2分)

(               )——叹息、喜爱蟑螂——(               )——同情、感慨蟑螂



解题思路


1、细审题干:本题考察“内容情节概括题”,需要填两个空

2、建立角度:通过观察题干的示例,发现需要填写“动词、动词+蟑螂”的结构

3、参考分值:两分题,很明显一个空一分


4、运用原则

A、回归原文:在此前精读文本中,找出了画面与片段,要到第一、第三个画面中寻找答案

B、尽量用原文词句:第一个填空要在1-3自然段寻找,寻找作者与蟑螂发生互动关系的词汇,这词汇并不多,第一段“看到”,第二段“观察”,于是答案就有了——“看到、观察蟑螂”或者“发现、观察蟑螂”

第二个填空要在6-7段寻找,寻找作者与蟑螂发生互动关系的词汇,这词汇并不多,第六段开头“养了”,第七段“放走”,于是答案就有了——“饲养、放走蟑螂”。


5、组织答案:将答案填入空格:发现、观察蟑螂;饲养、放走蟑螂。



2


(二)试分析第二段的语言特色(4分)



解题思路


1、细审题干:本题只有一个问号,是个赏析题

2、建立角度:指出手法、解释手法、中心

3、参考分值:四分——有可能有两个手法


4、运用原则

A、回归原文:精度本段落,发现描写极为细致,尤其是动作描写,很细微而且分解地很细致,除此以外整个段落没有更为典型的手法了;

B、分点作答

C、言之有据不说空话:中心要指出具体的内容,文中议论句子“那么努力、那么专心”转化一下即可。


5、组织答案

①对蟑螂蜕变的动作进行了细节描写(指出手法)——1分

②通过对蟑螂伏、裂开、探出、挣扎、蠕动等细微动作的描写,生动形象写出了蟑螂蜕变的全部经过,富于感染力(解释手法)——2分(动词1分、解释细微处1分)

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蟑螂蜕变过程的努力和专心。(中心)——1分



3


(三)第八段中作者说“它们的命运也是非常类似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4分)



解题思路


1、细审题干:只有一个问号,考察分析题

2、建立角度:论据+依据

3、参考分值:4分,大概率2个要点,也可能3-4个


4、运用原则

A、回归原文:找到第八段位置,然后联系上下文回答,很明显,前文没有讲蟑螂的命运,要向下文去寻找,第九段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是蟑螂在室外;二是在人们的家里

B、尽量运用原文词句:平凡而肮脏的一生、尸骨无存

C、分点做答


5、组织答案

①因为所有的蟑螂都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都过着平凡而肮脏的一生,所以他们的命运是相似的(第一个要点)——2分

②因为所有的蟑螂到了家里,都会被人类杀害而尸骨无存,所以他们的命运是相似的。(第二个要点)——2分




4


(四)第十二段中说“无非是一个不可知的背负”,这句话有何含义?(3分)



解题思路


1、细审题干:只有一个问号;考察含义题

2、建立角度:浅层含义;深层含义;中心

3、参考分值:3分,一个要点一分


4、运用原则

A、回归原文:下文是结尾的议论抒情,与本句相关度不大,因此主要向前文寻找;背负指的是蟑螂的苦难,前文说明了其命运,浅层含义容易理解;深层含义要抓住关键词,”不可知“,第十段连续的疑问恰与不可知相印证。

B、言之有据:中心要注意言之有据,前文有议论句子“生而为蟑螂是非常可悲而值得同情的

C、尽量用原文词句:中心有的;背负的所指在文中也有——命运

D、分点作答


5、组织答案

①蟑螂的生命是一种沉重的苦难(浅层含义)——1分

②蟑螂的生命随业流转,其终结在到哪里,很难知晓(深层含义)——1分

③表达了作者对蟑螂命运的悲悯与同情(中心)——1分


本题理解上有些难度,重要的是思路。



5


(五)请问第六段第一句话的作用(3分)



解题思路


1、细审题干:只有一个问号,考察作用题;

2、建立角度:结构、内容、中心

3、参考分值:3分,一个要点一分


4、运用原则

A、回归原文:确定在文章中间部分,怀疑是承上启下、为下文作铺垫、呼应前文等;发现在两个片段中间,并且结合文义,典型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精读文本,手法抓住色彩很明显;中心要找出议论抒情句子:前文“干净美丽”到后文“鬼头鬼脑”表示情感倾向的形容词表达了由喜爱到厌恶的情感变化过程。

B、分点作答

C、言之有据


5、组织答案

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对纯白色蟑螂的描述,引出下文蟑螂变得鬼头鬼脑的描述(结构作用;不解释亦可)——1分

②抓住了色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蟑螂颜色变化的过程,很有画面感(内容:有手法指出来了)——1分

③表达了作者对蟑螂由喜爱转为了厌恶的情感(中心)——1分



6


(六)文末作者说“从蟑螂,我们也看出了某种人生”,作者看到了哪种人生?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理解。(4分)



解题思路


1、细审题干:一个问号,但是两个要求,组织答题既要回答“怎样”的人生,又要联合生活实际;考察主题的理解

2、建立角度:从结尾中议论抒情句子中寻找答案

3、参考分值:2-3个要点,联系生活实际1分


4、答题原则

A、回归原文:到结尾中寻找答案,结尾是13、14段,13段在陈述事实,没有议论抒情句子,而且14段前半句是对13段的总结,我们要对这句话进行一定的转化,并完成由物及人的工作;后面是一个疑问句,要转化为陈述句,并由物及人;

B、言之有据不说空话

C、分点作答

D、尽量用原文词句


5、组织答案

①我们的人生,对美丽的消失、丑陋的增加等业力无能为力,例如,我们那么喜欢大熊猫,但是大熊猫数量还是在减少;(第一层次)——2分

②我们很难从人生的业力超拔出来,因此要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变化,比如我很喜欢的小狗只陪伴我一段时间就离开了,我知道这是业力,不能强求的,要平静接受。(第二层次)——2分

如不联系实际,扣一分



小学阶段现代文阅读答题流程



0
1
答题流程

1、快速浏览题干,获取主要信息:答题区间;关键词句;题干术语;

2、精读文本,划出表示思考或者感情的句子,必要时找出画面或片段;

3、细审题干,建立角度,参考分值,运用原则答题。


常见题型
0
2

1、内容概括题:

主要考察提取信息的能力:

A、概括画面,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其中时间地点视重要程度而定;

B、概括事件:起因、经过、结尾

C、注意答题格式与所给示例统一


2、分析题:

常见提干术语是分析;为什么说……等。

主要考察逻辑能力

A、力求完整、准确

B、注意回归原文

C、答题角度:论据+结论,一个论据对应一个结论


3、赏析题:

常见题干术语有赏析其妙处;分析语言特色;艺术性;生动形象等。

主要考察表现手法:

A、如果是考察字词:那么考虑如下三种情况,一是是否有叠词;二是是否灵动、传神;三是是否有感情色彩,比如褒义词、贬义词;

B、如果考察一句话或一段话:要考虑考察角度是否限定,比如是从修辞角度还是从语言角度;要考虑手法是否就一种,哪一种是主要的;

C、答题角度:指出手法(妙处)+解释手法(妙处)+中心。


4、含义题

常见题干术语有谈谈对某句话的理解;含义等。

A、答题角度:浅层含义(如果有手法,指出手法)+深层含义(抓关键词)+中心


5、作用题:

常见题干术语有这么写的好处;作用;能否删去或纯属多余,为什么等。

A、答题角度:内容(如果有手法要指出手法);结构(12种排除)+中心


6、主题理解题:

A、注意结尾议论抒情句子

B、注意主题的层次

C、答题角度:表达了……;表现了……


0
3
工具包

表现手法

结构作用

题干术语


答题原则
0
4

回归原文

分点作答

尽量用原文词句

言之有据,不说空话


苏湖学堂祝每位学生都能取得美好佳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