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何以解忧》 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 ——《记忆像铁轶一样长》 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坐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 你要懂得欣赏悲剧,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希望你不要媚俗。 ——《写给未来的孩子》 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 ——《余光中散文》 女孩因物质而选择男人是可惜和浪费,她们失去了追寻自己是谁的机会,吃苦趁年轻才能发掘出身体里的宝藏,老了面临险境后悔晚矣! 不要选“容易的路”,那其实是最艰难的。未经世故的女人习于顺境,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的深谙逆境,反而宽以处世。 ——余光中 句子作者 余光中,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在台湾病逝,享年90岁。 如果你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你一定听过这首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首著名的《乡愁》,就是余光中最经典的代表作。 1928年,余光中生于南京。9岁时因战乱而逃离故乡,母亲把幼小的余光中用扁担挑在肩上一路逃到常州,后来又辗转去到重庆。 重庆当时还属于四川管辖,虽然处在巴山蜀水深处,依然没有避开战争。余光中在四川度过了中学时代,在1947年同时考上了南京金陵大学与北京大学外文系,因北方战乱和母亲的挽留,他留在了南京。 本以为从此就可以留在故乡,不再受战争流离的苦难,没想到刚过一年,1948年,战争加剧。余光中只好中断学业,随家人一路辗转到上海,再到厦门,最后去了台湾。 台湾一去就是一辈子。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湾写下了这首《乡愁》。 -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