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閃腰後如何鍛鍊腰背肌

 prs4568 2019-01-16

閃腰後如何鍛鍊腰背肌

 

在日常健身活動中,人們因爲不小心等而造成腰部扭傷(俗稱閃腰)的情況時有發生。閃腰症狀輕者患處隱痛,隨意運動受限;重者疼痛顯著,脊柱不能伸直等待症狀緩解後,應逐漸做些腰背肌功能鍛鍊,加強腰腹肌的力量與伸展性練習,以促進組織的修復和癒合,避免組織粘連和肌肉萎縮,增強腰部適應外傷和抵抗能力,不僅對防止腰傷的復發大有好處,而且還能延緩腰椎勞損退變的進程。腰背肌功能鍛鍊方法很多,除了經常做些仰臥起坐或倒走等運動外,下面再給大家介紹幾個值得選用的方法:

 

小燕飛法患者俯臥牀上,去枕,將雙上肢反放在背後,同時伸直膝關節,緩緩用力挺胸擡頭和擡起雙腿離開牀面,使身體呈反弓型,持續35秒(或堅持至稍感疲勞爲止),然後肌肉放鬆俯臥休息35秒。依此法反覆鍛鍊10分鐘左右,每天早晚各一次。如果長期堅持鍛鍊,還可預治腰肌勞損和低頭綜合徵的發生與發展。

 

五點支撐法患者仰臥牀上,去枕屈膝、屈肘,依靠雙腳、雙肘和頭部五點支撐於牀上(托起整個身體重量),將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拱起離開牀面,持續35秒(或維持感到疲勞時),然後腰部肌肉放鬆,放下臀部休息35秒。按此法反覆進行10分鐘左右,每天早晚各鍛鍊1次。

 

三點支撐法經五點支撐法鍛鍊後,腰部肌肉較好者可把雙臂置於胸前,以頭及雙足三點作支撐,用力將軀體拱離牀面,其餘同五點支撐法。

 

四點支撐法即在前者的基礎上,以雙手、雙足四點支撐,把整個身體擡起呈拱橋狀,接下來也同五點支撐法。

 

腰部迴旋法 患者取站立,雙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腰部作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交替旋轉,旋轉速度由慢到快,旋轉幅度由小到大,反覆進行,持續時間和每日所做次數同前。

 

叩擊按摩法患者採用端坐位,先將左手握空拳,再用左拳在左側腰部自上而下輕輕叩擊約10分鐘,然後用左手掌上下按摩或揉搓5分鐘左右;然後反過來用右手同左手運動法,每日2次(多做不限)。此法能促進腰部血液循環,可解除腰肌的痙攣和疲勞,對防治中老年性腰肌勞損也有良好效果。

 

側身彎腰法患者直立,雙腿分開約兩肩寬,兩臂左右平舉,上體前屈,用左手指去碰右腳,右臂自然上舉,兩腿和兩臂都不得彎曲,吸氣;然後還原,呼氣。再換右手指去碰左腳,重複同樣的動作一次。如此反覆,連做8次,每日早晚做1遍(多做不限)。

 

抱膝觸胸法患者取仰臥位平躺,將雙膝屈曲在胸前,兩手抱膝用力使其儘量靠近胸部,停留約5秒鐘,然後放下;一上一下爲1個動作,每次連續做2030個,每日做23次。

 

背運法患者與家人靠背站立,雙方將肘彎曲相互套住,然後家人低頭彎腰,把患者背起並輕輕左右搖晃,同時讓患者雙足向上踢,約3分鐘~5分鐘放下,休息12分鐘再做。每天23次,每次背幾下視背者體力及患者腰背肌情況而定,多做不限。

 

溫馨提示,腰背肌鍛鍊的次數和強度要循序漸進、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鍛鍊,並做到循序漸進,每天可逐漸增加運動量。對於腰肌力量較弱或者肥胖的人士來說,小燕飛法比較費力,另外如老年人或有心臟疾患者也不宜做小燕飛法,這些人可以採用五點支撐等其他方法進行鍛鍊。注意:如鍛鍊後次日感到腰部痠痛、不適、發僵等,應適當地減少鍛鍊的強度和頻度,必要時停止鍛鍊,以免加重症狀;鍛鍊時也不要突然用力過猛,以防因鍛鍊腰肌而再次扭了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