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的仁学,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仁政即是不忍人之政

 渐华 2019-01-16

导语:孟子的仁学,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仁政即是不忍人之政

“德”与“位”的关系问题,从本质上说,即是道德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孟子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认为,先王实行不忍人之政有内在的根据,那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是实行仁政的基础、根据,“不忍人之心是为其仁政论提供根据,为政的中心是人,而人心又是人行为发动的根本原因”`,因而不忍人之政,也只是主体不忍人之心的外在扩展。“仁政”,单从字面意义上看,首先体现的是“仁”,而后才是“政”“仁”是道德的表征,“政”表征着政治,仁与政的结合,也就是道德与政治的体现。

这与《大学》的修身一齐家一治国平天下是同一进路,,其基本倾向是从主体自身“德”的完善到在家、国、天下中的应用。孟子讲“仁政”,其意义在于强调道德在政治领域中的价值内涵,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他对“仁义”的论述中。他在见梁惠王时,就明确地说出其主张“唯有仁义而已”。孟子认为“仁者无敌”,“王如实行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第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如此强调仁政,不仅是为了王的统治,而且也是为了彰显伦理道德的价值。

“仁政是一种处理、安排社会秩序的方式,其具体指向的民作为社会存在,首先要有存在的物质基础”。孟子认为民应有“恒产”,民有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施行“仁政”的物质保障。他讲“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周民也。焉有仁人在位阁民而可为业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盒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泵狗鼠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锑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仁政的目的是达到以礼义等具体的德性准则作为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手段,但对于礼义准则的遵循是依靠主体自身的自觉能动性来实现的。自觉能动性是从人心发出的,人心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人的自然生命存在,自然生命存在又离不开物质前提,缺乏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人心是不可能发挥其能动性并自觉地遵循礼义规则的”。“制民之产,百姓生活有了保障以后,才能领导他们行善从善,百姓也才比较容易听从”。

关于这一点,管子尽管不是从仁政的角度出发,但是他认识到了民知礼义、明荣辱应有物质前提,“仓康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道德是在生活富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对王来说是很容易的事,为此他区分了“不为者”与“不能者”“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不行仁政是属于“不为者”,非不能也,因而仁政的实施在他看来如同为长者折枝一般容易。

虽然说孟子也关心民之“恒产”等生活基础,但是他还是把此归结为“王道”,由此可见其整个思想倾向是对道德的偏重。“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泵狗鼠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涕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物质资料不仅是黎民生存之基础,而且这也是王道之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野数署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野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