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马帝国简史(六):君士坦丁排众议,官方意识终确立

 陆一2 2019-01-16

这一段是基督教发展的重要的一步。圣保罗把基督教普世化,如果把他比作孟子,那么君士坦丁大帝就好比汉武帝,他把基督教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是基督教在世俗世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下面详细讲解一下。

                君士坦丁大帝(公元272—337)           

基督教徒从一开始就是罗马帝国内的异类。他们坚信只有他们自己掌握着真理,而且这个真理总有一天会征服世界。他们希望让更多的人改信基督,并且毫不留情地拒绝其他的宗教。在这方面,除了犹太教以外,他们和当时的其他宗教都是不同的,因为在那时,加入一种新的宗教不需要放弃旧的信仰。基督徒们只愿意从异教世界获取有用的东西,而不愿服从于他们,因此对帝国而言,他们有时候是个大麻烦。他们拒绝向守卫国家的诸神献祭,从而招致皇帝的一次次迫害,幸好都只是短期的。每次暴力整肃之后,就会有长时间的官方沟通,因此大多数基督徒能够和异教的主流社会和平共处,只有少数会突然之间惨遭屠戮。突然的屠杀虽然残酷,却不足以将整个基督教社群清理得一干二净。少数人的殉难只会让存活者的信念更为坚定。正如德尔图良对异教镇压者所说:“你们越是杀戮我们,我们就越是人多势众。殉难者的鲜血正是我们教会的种子。”最严厉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整肃出现在4世纪初,由戴克里先大帝下令执行。那时,基督教虽然还是少数宗教,但已经不可能被肃清。戴克里先的失败使得帝国别无选择,只能容下这种新的宗教。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对帝国的宗教政策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他正式承认基督教,并对其赐予保护。君士坦丁实施新政,一部分原因是受他基督徒母亲圣海伦(St.Helena,约死于330)的影响,另一部分据说是一次超自然事件。在公元312年的一场战役之前,君士坦丁梦见了一个十字架,上面有一行字,称“此符之下,君必胜矣”。第二天,他的士兵们在十字架的保护之下,势如破竹,赢得阵地。


君士坦丁本人直到差不多30年后才接受洗礼,那时他已躺在病榻上,气息奄奄。但在那场密耳维桥战役(battle of Milvian Bridge)之后不久,他不仅承认了基督教,还想办法协助它发展。他的继任者们也是这么做的。4世纪时,信仰基督教的皇帝们召开宗教会议(council)来解决教义上的争端;他们建起恢宏的教堂以彰显上帝无边的力量;他们取消了角斗士,转向更文明的马车赛,城市人不再靠血腥取乐;他们突然终止了十字架刑,也禁止弃婴,不仅因为当时人口正在减少,这种行为毫无益处,也因为这和基督教徒及犹太教徒的生活实践相矛盾。不过,他们没有取消奴隶制,因为奴隶制对于帝国的经济来说太重要了。主教们对帝国的恩惠心存感激,他们于是慷慨地对皇帝——以前的敌人、现在的盟友——致以溢美之词。虽然君士坦丁不能再像先皇一样自称“神和主”,但是他被颂赞为“第十三位门徒”、所有宗教之长、神明钦定的罗马统治者。君士坦丁让帝国支持基督教,于是赢得了整个教会的支持。


这样一来,罗马人民不论贫富,都拜在基督门下。异教信仰(paganism)仍将存活很久,特别是在农村里;“异教”(pagan)一词即源自拉丁语的“农民”(paganus),但是在基督教的强盛势力之下,异教信仰渐渐地式微了。公元300年时,基督教还是少数宗教,但到了400年,已经壮大为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教派了。基督徒们不再受到迫害,不再声名狼藉;他们被官方正式承认,身为信徒成了一件光荣的事;他们甚至得到帝国的资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基督教也失去了一开始那种强盛的精神性。主教和宗主教现在更多地来自富有的贵族家庭。曾在被迫害时代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女性,此时的活动也处处受限。关于教义的争论,以前只是同一教派内部的有益纷争,现在却泾渭分明,不是正统派就是异端邪说。信仰基督教的皇帝也在宗教事务中发号施令。公元325年,宗教会议决定在尼西亚(Nicaea)审判阿里乌斯派,君士坦丁大帝就在其中起过重要作用。后来,狄奥多西一世(Emperor TheodosiusⅠ,378—395在位)发布禁令,将阿里乌斯派判为非法,彻底摧垮他们的力量。狄奥多西也将异教判为非法,使正统的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旧罗马的旧神们失去了帝国的保护,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神秘教派,如太阳神教、米特拉斯教等等,也随之而去。


教会的地位已经确立,教徒们仍在继续辩论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他们争论着基督的本质属性(他怎么可能既是神又是人),争论着三位一体(三位如何存在于一体之中),争论着原罪(初生婴儿是清白的,还是生来就背负原罪),争论着牧师的职责(圣礼由负有原罪的牧师主持,是否正当),争论着圣母玛利亚(她到底是不是theotokos——神的母亲),他们还争论着许许多多关于教义和宗教仪式的问题。持久的论辩之后,大部分问题都在宗教会议上得到解决。比如,在公元325年于尼西亚召开的宗教大会最终确定,基督既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是圣三一(Holy Trinity)中的任一位;他自时间伊始就存在,并且将永远存在;他只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化为人形,降生于人世,以耶稣之名四处游说宣教,最后被处死。这项决议满足了许多人,但让另一些人颇为不快。正统派的建立有助于澄清基督教义,但是同时也扼杀了讨论,产生出异端,一部分人的信念突然之间就被教会主流拒之门外了。


就尼西亚大会的决定而言,阿里乌斯基督教派认为耶稣并不是完全的神,因此也是圣三一中地位较低者;尼西亚禁令之后,他们仍然活动了好几个世纪。对于许多罗马以外的蛮族而言,改信基督教实际上就是改信阿里乌斯教派。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蛮族国王在西罗马的废墟上建立起继承国(successor state)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新臣民不仅在文化上和自己有隔阂,在宗教上也有强烈的敌对情绪。此后的几个世纪,阿里乌斯派的基督教徒和信奉罗马教皇的天主教徒在西欧古老的土地上剑拔弩张地共存着。

在第4和第5世纪,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分裂尚在遥远的未来;基督教会内部虽然纷争迭起,却和罗马帝国的传统紧密结合。在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前,基督教吸取了许多罗马的传统并挪作己用,由此将罗马的政治结构、治理方式和法律带进中世纪,直至现代世界。教皇自称“大祭司长”(pontifex maximus),保留了许许多多帝国宫廷的仪式。基督教的法律——教会法典(Canon Law)——也以罗马市民法为参照进行修改。因此,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讲,中世纪的教会可谓是罗马帝国的幽魂。但是教会比帝国做得更多。教会泽被众生,真正让贫苦百姓有了归属感和参与感,这是罗马帝国从未做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