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数十年前美国人研制出激素以来,采用激素治疗肾病就已经成为医学界的主流。激素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肾病的发展进程,让很大一批肾病患者避免了成为尿毒症。 临床上,我们主要是利用激素强大的抗炎作用,降低炎症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尤其针对肾病尿蛋白的治疗来说,效果很突出。 糖皮质激素除了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外,还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抑制多种具有免疫活性因子的基因表达。而免疫异常是众多肾脏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免疫抑制是治疗这些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所以激素在肾脏病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 那么激素是如何发挥免疫抑制的作用呢? 在常规剂量下,糖皮质激素的免疫学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调节相关基因的录和蛋白表达,减少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并影响T细胞的激活和粘附,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能力。所以小剂量时发挥的是抑制细胞免疫作用。 在大剂量进行冲击治疗时,可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后的非基因效应、生化效应而发挥作用,抑制B淋巴细胞化成浆细胞,减少抗体生成,对细胞的能量代谢产生影响,直接作用造成淋巴细胞溶解和凋亡,从而快速有效地达到免疫抑制的作用。所以大剂量时发挥的是抑制体液免疫作用。 正因为糖皮质激素强大的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作用,所以在肾病的治疗当中,需要在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的基础上结合病因和临床特点,决定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并且选择合适的种类、剂量、使用方法和时间。还需密切评估疗效、不良反应,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