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温度每下降10℃,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就会上升7%。 尤其在冬季,需格外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血液粘稠。 特别是到了年末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备足了年货,等待着过年的到来,其中不乏有'大鱼大肉'和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殊不知,这些食物,如果长期食用的话,不仅会让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上升,还会造成血液粘稠,引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粘稠,是血栓的病发前症,而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默默的夺走人们的生命,是多种心脑血管类疾病的诱发之一。 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这4个表现来初步判断血液有没有粘稠。 早起后,这些表现要重视,可能预示血液粘稠: 第一、早上起来头晕乎乎的。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第二天醒来时,你应该恢复精神。然而,有些人早上起来仍然感到头晕,这种头晕的感觉通常是由大脑中的血液流动不良引起的。换句话说,它可能是血液粘稠过高而引起,需要你提高警惕了。 第二,视力模糊。早上起床后,如果你发现你的视力变得很模糊,很可能是眼部血液浓度持续升高,影响眼部血流速度,最后导致视觉模糊,眼前一片黑等现象。 第三,早起测血压比较高。一天之内,这两个时间来测量血压时最准确的,早上6-10点,下午4-6点。在早上起床后,进行测量血压,如果发现血压比较高,一方面,你需要考虑高血压,另一方面,你也需要考虑心肌肥厚。因为心肌肥厚也很容易使血液变得更粘稠。 第四,容易胸闷气短。早上起床后,如果你感到胸闷和呼吸困难,需要加以小心了,这很可能是由于肺血管附近的血液过于粘稠,导致肺中氧气输送能力的下降造成的。 预防血液粘稠,首先要养好血管。 1,补充膳食纤维,清除血管垃圾,降低血液粘稠度 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降低血黏度。 粗杂粮、绿叶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日常要记住多吃新鲜的果蔬。 2,喝 喝水,能稀释血液,促进毒素排出,预防血液粘稠。 这三个时间喝水,可以更好的来降低血液粘稠度 1,晨起一杯温水 晨起后,刷牙后,喝一杯温水能很快补充身体水分,稀释血液,预防血液粘稠。 同时,还能冲刷肠道,促进粪便排出。 2,睡前1小时一杯水 睡前一杯水及时补充身体水分,预防血液粘稠,但肾功能异常的人遵医嘱。 3,两餐之间喝水 两餐之间,最好是喝茶水,不仅可以补充人体体液,缓解血液粘稠,还有很好的养生效果! 在我们每天喝水的过程中,放入一些对血管有益的干果,会对血脂和血管起到更好的养生作用。 在生命之果中就含有对身体非常重要的有益因子,它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一种元素叫做槲皮素,其最多可高达67%。 槲皮素是之所以被称为重要的有益因子,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对血脂、血压起到平衡作用,还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少微型血管的脆性,同时还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和扩张冠状动脉,从而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研究表明,生活中不常食用这些果子的人比经常食用以上果子的人更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其主要原因:除了槲皮素外,生命之果还含有的水杨酸、花青素、绿原素等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栓、脑梗,增加血管弹性、清除血管垃圾有着显著的效果。 对于预防血液粘稠、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可以每天用45°-50°的温水,泡3颗生命之果可满足身体一天的需求。 三:动 适量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粘度,且还能提高心肺功能。 有氧耐力运动,是改善血脂的最佳运动形式。 常见的有氧耐力训练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 而最新的研究发现,在进行有氧耐力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力量练习可以提升降血脂的效果。 所以,最理想的降血脂运动方式是,一周4到5次的有氧耐力训练,加上1到2次的力量练习。 较为理想的运动时间,是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4-5次。运动持续3个月以上,才会有比较显著的降血脂效果。 |
|
来自: 香花甜果pncnag > 《医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