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临床上使用的有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等三个品种,我们都知道附子有毒,经过炮制后,其毒性可以减小,但是并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应严格控制其剂量在3-15克,严格控制其适应症,并且在煎煮上也是有讲究的,应先煎、久煎,一般可以煎1-2个小时,我们像知道煎多久附子的毒性变小了的方法如下:先煎一段时间后,可以用筷子沾取少量到嘴里尝一下,如果还有麻舌感,应将继续煎煮至没有麻舌感为止。 一般来说,严格控制剂量和适应症使用附子,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但是不慎出现附子中毒了,该怎么办呢? 提到附子的毒性,我们不得不先了解一下附子的化学成分。附子主要含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去甲乌头碱、去甲猪毛菜碱、塔拉乌头胺、异飞燕草碱、新乌宁碱等双酯型生物碱以及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等单酯型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其中双酯型生物碱是附子的主要活性和毒性成分,其毒性成分主要包括乌头碱、中乌头碱等,可引起心律失常。而煎煮、蒸制等炮制方法能使双酯类生物碱分解为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和氨基醇类生物碱,使得毒性降低。故经热炮制以及久煎等方式可以降低附子毒性。当然附子与干姜、甘草等同用也可以降低毒性。 附子中毒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灼热、发麻(从指头开始渐达全身)、流涎、恶心、呕吐、疲倦、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弱而缓、皮肤冷而黏、脸色发白,严重者可能突然死亡。 对于附子中毒者,如果症状轻微者,可以经过催吐或者吃冰绿豆沙以及大剂量甘草煎液来缓解。严重者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用药依据,请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有什么疑问或者观点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 |
|
来自: 你到哪里去了呢 > 《★附片大全.配夏姜草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