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及其针灸治疗

 知识传承永恒 2019-01-17

     痛风,英文叫gout, 西班牙语叫gota,是一种很常见的关节炎或关节病变。在中医的文献里,痛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陶弘景《名醫別錄》中:“独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唐朝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可以一试: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g。)后来作为金元四大家的李東垣和朱丹溪都有提到,特別是朱丹溪对其病理做出详细分析,他在《格致余论,痛风论》中讲到“彼痛风也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其后明朝虞搏所著的《医学正传,痛风》中讲到:“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则今之痛风也。诸方书又谓之白虎历节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  因为古代没有什么尿液或血液化验,不存在“尿素过高”那么一说。以中医的角度来看,痛风的病理主要就是湿浊内阻所致,其起因多为自身脏腑功能失调,导致代谢异常,或者长期饮食不节而损伤脾胃,因而助湿生痰,导致气血运行受阻,痰湿淤毒流注于关节,造成关节发作。


相信我这么说完,大多数朋友还是听得一愣一愣的,扑闪者乌黑的眼睛不知我之所云。不要紧,我现在再用现代汉语说一遍。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患者产生的关节痛炎症和剧烈疼痛主要是高尿酸血症造成,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什么是嘌呤?嘌呤英文是Purine,西班牙语是Purino,中文的嘌呤是英文单词的音译。嘌呤是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5H4N4,无色结晶,嘌呤在体内的形成和作用比较复杂,这里就不科普了,大家只要知道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就行了。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成了引起痛风的祸根。而痛风又会引起关节肿大。海鲜,动物的肉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所以,有痛风的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医治痛风的药物一般对肾都有损害),更重要的是平时注意忌口。

那么针灸治疗对痛风有什么绝招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找懂行的专业人士。中医治疗痛症,主要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急性期,病患位置有明显的肿胀和活动受限,这段时间不适合冷敷和热敷,更不要随便用活血药物去推拿按摩。在这个阶段,针灸治疗主要以循经取穴为主,不要在病变区域做太多的刺激。即使用于快速消炎的针法,也应利用多针浅刺的毛刺法,通过轻微的创伤刺激增强炎症的吸收。一般疼痛在两三次治疗后就会缓解,缓解后改针刺激肾经、肺经和大肠经的穴位,以达到通经活络排水的效果。一个疗程大约10次。10次之后,保持每星期一次的频率进行复诊,大约半年,基本可以根治。当然,注意饮食和改变生活习惯也是康复的重要条件。能不能治好,患者个人的配合很重要。另外,及早治疗非常重要,如果已经出现了多关节的明显变形,那我就无力回天了。正如我经常说的“医生可以治病,但是不能改命”

先科普这么多了,如果有朋友想知道多一点,可以给我留言,我会详细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