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的版图已经小到不如秦朝?安史之乱后就已经是这样了

 知行合一117 2019-01-17


所谓长城,一般说的是两个概念,一个是秦长城,也就是从秦皇岛到临洮的这个长城,一个是汉朝的长城,汉武帝后期,长城一度出了玉门关,一直向西延伸到今天的乌鲁木齐一带。不过,玉门关以西基本上都是烽燧,并没有城墙。

现在我们常用的长城的概念,其实就是明长城基础上的,也就是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这个概念。不过,无论是汉朝的长城,还是秦朝的长城,还是明朝的长城,都包括两个基本的部分,也就是河北北部,以及河西走廊。基本上是以西安正北方向为原点,向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张开的。

秦长城是长城的基础,用周振鹤教授的话说,秦长城基本上和四百毫米等降雨线,也就是草原游牧地区和中原农耕地区的自然分界线重合。这条线以北是干旱少雨的地区,适合游牧,以南则是降雨量充足,适合发展农业种植。传统上,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政权的分界线也就是长城线。

不过,宋朝是个例外。从地图上看,宋朝的版图与秦朝大体接近,但实际上有很大差别,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秦朝的上郡也就是今天的陕北地区,北宋并不能控制,实际上控制在西夏手里。另一个差别在于东北方向,秦朝不仅控制今天的河北北部,而且控制辽东,但这个地区北宋同样没有控制过。


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说,宋朝的北方边界线其实要比秦朝更靠南一些,实际上并没有到达长城线。在西北,没有秦朝的河套地区和榆林地区以及宁夏,在河北没有众所周知的燕云十六州地区,更不用说辽东地区了。在河北的防线名义上在关南三州,但实际上是在定州和大名府。只要碰到大战,北宋的防线就要后撤到大名府附近。

但这个局面不是北宋才开始出现的,而是从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就是这样了。只要翻开中晚唐地图看一下就知道了,北宋得版图基本上与中晚唐得版图重合,而且还有所扩大,比如西北地区就收复了不少地区,已经比较接近秦朝的长城线了。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抽调安西,陇右地区的驻军回援关中,西域和中亚就被放弃了,叫河西走廊也没有了,被吐蕃帝国占领。失去河西走廊的掩护,中晚唐在西北的防线一路后撤,实际上已经到了今天的甘肃东部庆阳,平凉一线,吐蕃与长安之间的距离基本上在骑兵一天的行程之内。

河北地区的胡化实际上开始的要更早一些,在初唐开始,东北地区得一些游牧部落附唐之后,就被安置在今天的内蒙东部,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也就是范阳节度使和卢龙节度使的辖境内,安禄山就是突厥人后裔,史思明则是奚族后裔。到安史之乱发生时,幽州地区的社会和人口结构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胡化比较严重了。安史之乱后,河北三镇也一直不怎么服从中央。


而且,就是在中晚唐时期,辽东地区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政权,也就是渤海国。渤海完全是一个农业国家,而不是游牧民族政权。辽国之所以有超过其它游牧民族的稳定性,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辽国先征服了渤海国,后来又获得了幽云十六州,所以有广大的农耕地区,这是之前汉朝面对的匈奴和唐朝初期面对的突厥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所以说,北宋确实在长城以南,但实际上离长城还远着呢。但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并不是由于北宋无能,武德不足,而是从唐朝就已经挖好的坑,而这个坑在北宋建立时还比较稳固,所以北宋没有能够跳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