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并非唯一被核打击国家2

 钟家台 2019-01-17

日本并非唯一被核打击国家2

此后多年间,加拿大不断派人在夏洛特皇后群岛回收碎片,效果依然不理想,至今仍有不知多少碎片隐藏在这里。

苏联航天工业发达,除了载人火箭,卫星亦是苏联强项

天上为何会掉下反应堆?这还要归结于大洋避难的那个超级大国——苏联。

众所周知,冷战时期的美苏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除了核竞争,航天工业是同样受到两国重视。

1967年,苏联高层拟定了一项名为“神话”的项目,即发射24枚海洋侦察卫星,建立一个可以覆盖全球海洋的侦查网络,这样不管美国海军舰队多强大,他们的行踪都在苏联的掌控之中。

美国和电池,同样是核反应堆小型化的研究成果

一开始,海洋侦察卫星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板和化学电池,但苏联科学家发现卫星对电力的消耗太高了,传统的供能手段根本无法维持卫星24小时运转,于是有了以核动力代替太阳能和化学动力的想法。

1970年,苏联实现了反应堆的小型化,一座小型反应堆携带50公斤浓缩铀,足够支撑一颗海洋侦察卫星连续运转一年。1975年,小型化反应堆技术成熟,海洋侦察卫星正式换装核动力。

正常情况下,当一座卫星的寿命临近终结时,美苏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上升至更远的轨道,成为太空垃圾,二是下降返回大气层,坠毁后回收。

核动力卫星带有强烈辐射,第二种回收的办法肯定是不能用了,因此当寿命结束时,反应堆会在小型火箭的推力与卫星分离,上升到距离地表更远的中轨道,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反应堆可以在中轨道停留600年。

然而,事情并没有苏联科学家想的那样顺利,一旦小型火箭出现问题,或是反应堆无法和卫星顺利分离,就很可能出现严重事故。

于是乎,有了开头的那起事故,因为分离工作出现错误,反应堆没能上升,而是下降,进而突破大气层,坠毁在了加拿大夏洛特皇后群岛。

这件事自然引发加拿大的极度不满,于是1979年正式对苏联提出交涉,要求其赔偿1500万美元,要知道这是40年前的1500万美元,不是一笔小数字。

苏联最终仅承诺支付300万美元的赔偿款,理由是反应堆坠毁并未造成实际性的人员伤亡。不过,这300万美元直到苏联解体也没支付,成了空头支票。

苏联核动力卫星假想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拿大也算是遭受核打击了,只是并非小男孩那样专门研制的原子弹,而是意外坠落的反应堆。

1975年到1991年,苏联大约发射了30颗核动力卫星,其中两座反应堆坠落(一座在坠毁过程中燃烧殆尽,并未造成核污染),也就是说至今地球轨道上仍存在着至少28座反应堆,600年的时间只是理论上的,谁也无法保证会不会有第三座反应堆坠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