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兰诵读66

 扑克脸277 2019-01-17

宋本《伤寒论》第169、222条: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




第169条解析:


【成无己】无大热者,为身无大热也。口燥渴、心烦者,当作阳明病。然以背微恶寒,为表未全罢,所以属太阳也。背为阳,背恶寒口中和者,少阴病也,当与附子汤;今口燥而渴,背虽恶寒,此里也,则恶寒亦不至甚,故云微恶寒。与白虎汤和表散热,加人参止渴生津。


【柯韵伯】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为阳去入阴。此虽不躁而口渴心烦,阳邪入里明矣。无大热,指表言,见微热犹在;背微恶寒,见恶寒将罢。此虽有表里证,而表邪已轻,里热已甚,急与白虎加人参汤,里和而表自解矣。


【尤在泾】无大热,表无大热也。口燥渴,心烦,里热极盛也。背微恶寒,与时时恶风同意。盖亦太阳经邪传入阳明胃腑,熏蒸焦膈之证,故宜白虎加人参,以彻热而生津也。


第222条解析:


【成无己】若下后,邪热客于上焦者为虚烦;此下后,邪热不客于上焦而客于中焦者,是为干燥烦渴,与白虎加人参汤,散热润燥。


【柯韵伯】上文(编者按:上文指第221条)是阳邪自表入里,此条则自浅入深之证也。咽燥、口苦、恶热,热虽在里,尚未犯心;愦愦、怵惕、懊,虽入心尚不及胃;燥渴欲饮,是热已入胃,尚未燥硬。用白虎加人参汤,泻胃火而扶元气,全不涉汗吐下三法矣。白虎所治皆阳明燥证,揭为阳明主方,信为有见。


【尤在泾】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则邪气不在上而在中,故以白虎加人参,以清胃热、益胃液,所谓“热淫于内,治以甘寒”也。


——《中医经典三家注·伤寒论》




拓展阅读:


消渴案   

    

李某,男,52岁。患者有糖尿病史。口燥渴多饮,饮水后复渴,有饮水不能解渴之势。虽多饮但小便却黄,纳食减少,神疲体乏,大便正常。脉大而软,舌质红无苔。证属肺胃热盛,气阴两伤所致,治疗当以清上、中之热而滋气阴之虚为宜。

    

生石膏40克  知母10克  炙甘草6克  粳米一大撮  人参 10克  花粉10克

    

上方服五剂后,口渴大减,体力与精神均有好转。转用益胃阴法:沙参12克,玉竹12克,麦冬30克,天花粉10克,知母6克,太子参15克,甘草6克等,连用十余剂,证情逐渐稳定,遂改用丸药巩固疗效。


——《经方临证指南》,作者/刘渡舟,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