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白虎汤证的思考

 山东中医竹林 2017-09-24

关于白虎汤证的思考

2017-09-24 毛进军 毛进军经方工作室

关于白虎汤证的思考

文/毛进军

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坐诊带教时,常有跟诊学生问我怎么理解《伤寒论》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我曾向他们阐阐释了我对这一条的思考,他们听后感到有一定的启发,表示今后要在临床上多多观察。现将我的观点简述如下。

1.古今医家注述汇要

关于176条,自古以来,颇多争议:

有认为是“白通汤证”者,如《金匮玉函经》云:“伤寒脉浮滑,而表热里寒者,白通汤主之”,王叔和注语谓:“旧云白通汤,一云白虎汤,恐非。”近代医家陆渊雷《伤寒论今释》说:“原注谓《千金翼》作白通汤,疑《千金翼》乃《玉函经》之误。”

有认为是“表里俱热者”,如宋代医官林亿在宋本该条按语中说:“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清代医家柯琴《伤寒来苏集》中说:“脉浮而滑为阳,阳主热,内经云,脉缓而滑曰热中,是浮为在表,滑为在里,旧本作里有寒者误,此虽表里并言,而重在里热,所谓结热在里,表里似热者也”。

有认为是错简者,如程郊倩《伤寒论后条辨》说:“此处表里二字错简”。

有认为是脱漏误抄者,如宋·林亿等在原文按语说:“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之字差矣”。清代医家钱潢《伤寒溯源集》谓“此条脉浮,则风邪在里,不应即用白虎汤。脉滑则实热在里,又不应云里有寒矣,而以白虎汤主之,其义未详。恐有舛误脱落。

有认为此处“寒”字为“ 邪”字者,如金代医家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说:“浮为在表,滑为在里。表有热,外有热也;里有寒,有邪气传里也”。《医宗金鉴》曰:王三阳云:“经文寒字当邪字讲,亦热也”。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各种争议,归其一点,都认为此条文“白虎汤主之”有误。

2.笔者观点简述

对176条,我认为,一是不应为白通汤证,因为,《伤寒论》315条说:“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白通汤证为虚阳外越的内真寒外假热之证,脉是微或微细的,不会“浮滑”;二是也不应简单归为错简、脱漏或误抄。

笔者认为,该条深意,一是教人明白天人相应的整体性与宏观性;二是教人分辨和鉴别阳明证的阶段和层次。

脉浮为表热,亦即外热,脉滑既主阳气有余之热,即身热,也主痰饮。176条“表有热”为阳明外证,即外有身热,指太阳表证已罢而病传阳明,阳明初起阶段,只表现为阳明外证,外恶热而尚未里热结实。

“里有寒”并没有误,而是指里有水饮,饮本于寒,《伤寒》之“寒”多含“饮”之意,正如《伤寒论》139条用“寒分”代指水饮。身大热怎么会有水饮呢?人身生理为阴阳之体,病理则寒热互见,无纯阳纯阴证者,人素有饮,外大热,胃气津液趋表抗热邪,而里则是相对虚寒的。天人相应,大自然的夏天,外热难当,地表热气蒸人,而地下水却是寒凉的,如夏天的井水是冰凉的,夏天气候热,人应饮温热之水而不宜大量饮冷水以防寒凉伤中,正所谓“春夏养阳”也。人身与大自然相通应,生理上,人身夏天表热而里寒,病理上身大热而里寒饮。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脉浮而细滑,伤饮”,脉浮而细滑之脉与176条所述之脉基本相同,说明176条“里有寒”是里有伤饮。

再者,《伤寒论》194条说:“阳明病,不能食名,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这说明,阳明热证原本有胃中虚冷的一面,即“里有寒”,所以不能攻其热,“这个攻,都指的大承气汤”(胡希恕讲述《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但不妨碍清法,可用白虎汤,白虎汤是清热而非攻热。

我们理解条文,一定要循着张仲景的原意,前后条文参照解读。

白虎汤证为阳明中风,外证(表有热)身大热而里并未大热结实,一般还会有里虚停饮(里有寒),但并不影响用白虎汤以清阳明无形之热。

《本经》说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有作“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明代医家缪希雍《本草经疏》说石膏:“味辛甘……阴中之阳,可升可降。入足阳明,手太阴、少阳经气分。辛能解肌,甘能缓热……《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者,以诸病皆由足阳明胃经邪热炽盛所致。惟喘息咽热,略兼手太阴病。此药能散阳明之邪热,降手太阴之痰热,故悉主之也。”由这些论述可知,石膏非大寒而是微寒,可解表而治中风寒热,辛能解肌发散,能治阳明外证中风之热邪上逆外发与热邪结聚,寒能清热即收降阳热,并有消痰化饮之功。

近代张锡纯用石膏颇有心得,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石膏……是以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神农本经》谓其微寒,则性非大寒可知;且谓其宜于产乳,其性尤纯良可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热退不必尽剂。……其药力常在上焦、中焦,而寒凉不至下侵致滑泻也。盖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实热,断无伤人之理,且放胆用之,亦断无不退热之理。惟热实脉虚者,其人必实热兼有虚热,仿白虎加人参汤之义,以人参佐石膏亦必能退热。”说明实热兼虚者并不避用石膏。

《本经》说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知母味苦寒而质柔润,苦寒清热泻火,质润滋津润燥,邪热清又质润则津液得救,故知母不仅化水饮为津液,补不足益气,并在救津的同时还能清利水饮。所以知母与石膏相伍,清中有润,润中有散,清润之中又能利水而治疗“表有热,里有寒”之外热里饮,是为佳配。

炙甘草,粳米养胃气补津液,以防寒凉伤中又可固护中焦胃气。阳明外证之热即使里有寒饮并不惧用白虎汤。

从《伤寒论》350条分析也可证明,“脉滑”是白虎汤证之脉:“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但此条的“里有热”与176条的“里有寒”并不矛盾,是教人鉴别证候的。“脉滑而厥”,身热甚而外厥冷,是提示我们辨别真热假寒证的,“里有热”,指的是阳明外证而用白虎汤清热,而不是阳明里实证用承气汤攻热。

我认为,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承气汤证是阳明证的三个阶段和层次,白虎汤证只是白虎加人参汤证和承气汤证的一个层次,即一个过渡证(阶段)。

白虎汤证是外有热,即“表有热”,里尚有或素有寒饮,并无“口渴”之象,到白虎加人参汤证时,已经有“口渴”之象了,所以《伤寒论》169条说:“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里的“背微恶寒”,是胃中留饮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背相对于胃部,胃有饮邪积聚日久(留饮),寒饮通过背部腧穴的反应,就有寒凉的感觉,这也佐证了白虎汤证是“里有寒”的。

白虎加人参汤证比白虎汤证之热又进一步,已经津伤而渴,但仍然有一定的寒饮,即“背微恶寒”。《伤寒论》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表证七八日,误吐误下,津液大伤,病传阳明,此时里热外蒸,口渴舌燥而烦,并因卫津不足以卫外而怕风,此“表里俱热”仍是阳明中风外证,未达阳明里热结实的程度,但此证之热已经伤津而渴,所以用白虎加人参汤。《本经》说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白虎加人参汤,以人参之甘微寒清热补津止渴并除水饮。正如《伤寒论》170条所说:“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脉浮”也与176条之“脉浮”一样,为阳明外证而非表证。

到了承气汤证阶段或层次,才是真正的表里俱热,大热无寒而津大伤。因伤寒误治,过度发汗、利小便、吐下而伤津,津大伤而里热结实,胃中津燥,申酉戌之时高热,谵语,汗多,烦躁,腹胀满或满痛,大便硬难,正如《伤寒论》179条所说:“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伤寒论》212条亦谓:“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利,止后服。” 此热躁烦满谵语大便实等阳明热实证,亟须承气汤攻热而急下救津。

我在临床上所治阳明外证中风高热不恶寒、汗出,或伴头身疼痛等证者不少,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或白虎加桂枝汤,从不避里有轻度寒饮,或素有寒饮者,疗效很好。

但须注意:用白虎汤、承气汤等阳明系列方,一定要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寒凉而伤正。

毛进军  学术特色及治疗专长

学术特色:国内实力派经方临床家。对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医学有较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出版有多部经方专著:《思考经方》、《经方心得》、《经方活用心法》等。擅长应用《伤寒》六经(病)方证病机辨证,临证纯用经方辨治内伤杂病、疑难杂症。

辨治专长:经方治疗外感、内伤杂病和慢性疑难病症: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悸),心肌病,心肌炎,肺心病,高血压病,心血管神经症,脑中风(脑梗塞,脑出血及中风后遗症),头痛、眩晕,糖尿病及并发症,咳嗽、喘证,胃痛(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腹痛,腹满,腹泻,胁痛(胆囊炎、胆结石),颈肩腰腿痛,内伤发热,失眠,水肿,泌尿系感染,虚劳,汗证,癌症及放化疗后治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