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湖南养老年度盘点之六:长照险——想说爱你不容易!

 fgh315 2019-01-17

新闻摘要:   

人社部2016年宣布,在全国15个城市首批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利用1—2年试点时间,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首批15个试点城市分别为:河北承德市、吉林长春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上海市、江苏南通市和苏州市、浙江宁波市、安徽安庆市、江西上饶市、山东青岛市、湖北荆门市、广东广州市、重庆市、四川成都市、石河子市。

长沙市作为省会城市,代表湖南省进行省内试点


1
2017年,长照险试点工作启动

传言已久之后,2017年下半年,长沙市长期照护保险试点进入密集调研期。

调研形式上分为两部分,一是医保局、人社局、民政局联合各养老机构进行座谈,二是各保险企业对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的主要内容均为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收费情况、支付能力、护理人员情况等相关情况。

据医保局相关人士透露,长期照护保险的保障对象将优先重度失能老人,一期资金采取医保资金+财政补助的形式予以保障。至于保费,采取强制参保长期照护保险的形式,先从长沙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开始缴纳。

民政局相关人士也透露,已经制订出长照险试点的初步方案。将先从小范围开始,选定几家具有失能失智老人照护能力的机构,作为服务提供方。其他如评估、申请等流程,也都有了具体的操作办法。

“看来长照险是真的要来了”——就如同传说中貌美如花的千金小姐,听说过很多次,这次竟能目睹其庐山真面目。

各大养老机构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2
翘首以盼,“饥渴”的养老机构

翘首以盼长照险的背后,是养老机构普遍性盈利难、盈利弱的不良现状。

羸弱的支付能力,是制约养老机构盈利能力的最大现实。

据湖南省《2017年度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为2270元/人/月。以长沙市为例,主流中端养老机构收费标准基本在3000—5000元区间,老人单靠养老金基本难以实现入住养老机构的自给自足。

在这种状况下,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普遍需要子女补贴。以单个家庭有两位老人需要入住养老院为例,每月费用动辄六七千,高的要一万多,这成为很多工薪阶层家庭的“不可承受之痛”。

而养老机构的刚性成本一直在上涨,尤其以“房租”和“人工”两大项为甚。

  如图,长沙市中高端机构的改造建设成本,约为3—4万元/床

以长沙市为例,房屋租赁费用在过去几年水涨船高。临街门面、新建物业自不必想,肯定是无法承受的。偏僻一点的老旧物业,往往因为不能进行消防改造而达不到要求。选到最后剩下仅有的符合要求的,多数达到20—35元/㎡/月的水平,租金基本占到一家中小型养老机构收入的20%—25%。

人工是另外一个大项,从前几年一线护理员普遍2000多的工资,到现在大多数机构招聘打着“4000起”的广告,人力成本快速上涨。在招人难、留人难的行业现实面前,养老机构不得不用加工资的方式来解决用工难题。一家运营相对平稳的养老机构,人力成本普遍占到收入的40%以上

两大项已经占去了百分之六七十,剩下你需要面对的是前期一次性投入的财务成本、初期缓慢的入住率攀升、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如果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专业的运营,良好的管控,养老机构赔钱是常态,赚钱才是意外。

这就是在众说纷纭养老产业“大势向好,前途一片光明”的背景下,很多从业者如履薄冰、艰难前行的现实状态。

长照险就像乌云后面的一束光,让正在艰难前行的从业者看到了赚钱的希望。

3
医保资金不足,试点延后

然而到了2018年下半年,原定于七月份开始的试点迟迟没有到来。

据说是被市委某领导拍板否决了,将延迟实施。这并不意外,领导更关注经济发展,这种花钱的事儿并不感冒,而全国医保体系的资金亏空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2014年,康乃馨曾会同长沙市的民政、人社、医疗等部门,前往江浙地区进行考察,希望能参考江浙地区的“护理院”模式打通医保,采取“定额报销”的方式支付入住人的养老费用。

2015年,康乃馨拿到了全省第一块“护理院”的牌子。到现在护理院运营四年,期盼中的医保仍然没有下来。

康乃馨护理院服务场景

“他们的医保有结余,我们的医保是亏的,我还得保证医疗,怎么能给你开这个口子呢?”领导的话不无道理。

好消息是,据说长照险试点不会延后太久,将于2019年开始。

4
市场分化,未来可期

长期照护保险实施的好处不言而喻,对于家庭而言减轻压力,对于机构而言提升入住率、提升收入。

以广州市为例,自2017年8月1日开展长照险试点,至2018年12月31日,共有5780人42966人次享受长照险待遇,人均每月支付2318元就可以享受专业养老机构提供的长期护理服务。

目前广州长照险资金池已经有二十多亿,报销只支出了一亿元。保障对象主要是有医保的失能失智人员,目前享受长护险的七成是机构,居家护理只占三成。

广州市长照险给付标准

和很多养老从业者聊起,似乎长照险只要实施,就万事大吉。

但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在长照险没有实施的时候,为什么有的机构挣钱,有的机构不挣钱?凭什么长照险实施之后,你就一定会挣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照险机构定点的资格并不是普遍性的,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是硬件标准的要求,是否满足消防达标,床均面积多少,公共空间面积多少,设备是否齐全,是否配置医疗机构等,都将逐步往规范要求靠拢。

二是服务能力的要求,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服务流程是否清晰,风险管控是否到位,服务质量是否可靠,都将成为考核重点。

在这些达标的基础上,向针对失能、失智人群服务的机构倾斜。

可以预见的是,虽然大家都想进入长照险的篮子,但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会符合资质条件。而长照险真正实施之后,不同机构之间的生存境遇会产生更大的分化。

长照险的试点,既是机会,更是挑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练好内功才是硬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