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怡万方 礼赞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宝华/文 磊明/诵 一 抚平方寸间的纷争, 走, 翻过每一座神山, 转过每一个圣湖, 都竖起经幡, 以风为马, 传递我的祈愿, 我的祈愿啊, 我愿生者远离饥荒, 我愿病者远离忧伤, 我愿老者远离衰老, 我愿死者从容安详。 二 欣喜那雪域圣洁的风, 我们走, 踏破飞雪坚冰, 一路艰辛, 习惯这里的风, 熟悉这里的音声, 让佛像经文在山水中的石上绚丽绽开。 在经过的每个山口撒下“隆达”, 让那五色的祈愿随风舞动。 三 张扬信仰的光辉。 昭展爱情的堂皇。 泥土、金石、花木, 盈盈而至, 抟捏、塑刻、镶嵌、锻造…… 这是一个神圣的世界, 每个人都在礼敬着自己仰慕的尊者, 这是一个声音的世界, 每个人都在诵咏着自己心里的圣典, 这是一个旋转的世界, 每个人都在转动着自己手中的轮回, 这是一个光明的世界, 每个人都在倾注着自己凝练的精粹。 这个世界啊,壮美庄重。 四 当圣者飞升, 每到春暖花开, 走, 看绿意漫遍旷野, 看播下的种子饱满的生长, 看细密的羊毛变化成美丽的画卷, 看缤纷的花雨烂漫着童心, 看那莲花开了,满世界都是圣洁的笑脸(微笑)。
注:1、松赞干布: 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是实际上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在位期间(629-650年),平定吐蕃内乱,极大扩张了吐蕃王朝的版图,使吐蕃成为青藏高原的强国。确立了吐蕃的政治、文化、军事、经济、法律等制度,从唐朝和天竺引入佛教、从唐朝引入科学技术以及历法。 文成公主(625—680年),唐朝皇室远支。在吐蕃被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至今仍受藏族人尊崇。 2、在西藏,有这样一位名闻遐迩的女神,她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崇拜。无论僧俗,都虔诚地供奉着她的神像。人们呼唤着她的名号,念诵着六字真言观想着她那仁慈美好的形象,虔敬地向她顶礼膜拜。困厄灾患中,人们向她呼救;痛苦忧伤时,人们对她倾诉;幸福欢乐之际,人们又与她共享。善男信女们无不笃信,崇奉这位女神,她就会如同精神上的母亲一般,在人生的旅途中,从摇篮到坟墓,精心呵护着你,为你指点迷津,保驾护航,直至你命终之时将你送往极乐世界。这位女神就是度母,又称多罗菩萨,佛教认为她是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女性菩萨,因此,有时经论、典籍又称作多罗观自在菩萨、多罗观音。文成公主被藏族人们尊奉为度母的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