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 第一圆鼎 子 龙 鼎 自古以来 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之一 也是中华文明的见证 从“一言九鼎” “三足鼎立” “问鼎中原” 这些包含“鼎”字的成语中 可以看出鼎是国家权力、地位的象征 子龙鼎的前世今生 子龙鼎(商代),通高103厘米,耳高22厘米,腹深43厘米,造型雄伟,器身饱满。传20世纪20年代河南辉县出土,保存品相完整,体型硕大,是目前发现的所有商代青铜圆鼎中最大的一件,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鼎腹内壁铸有“子龙”二字,因而得名“子龙鼎”。子龙鼎和后母戊鼎也被一些学者形象地称为“方圆重宝”。 子龙鼎内的“子龙” “子龙”二字铭文铸制在鼎的内壁近口缘处。铭文中的“子”字居左上角,字较小,铸制而成。“龙”字在右下,系双钩而成,很像一条竖立而尾向右卷的龙。张口,圆目,头上硕大的瓶形角突出,与龙头并不连笔。子龙鼎上出现的铭文“龙”,被证实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青铜圆鼎铭文中,最早出现的“龙”字。除了铭文中出现龙的形象,从子龙鼎上腹部的纹饰中,也可以发现对龙的描绘。 子龙鼎归国之路 子龙鼎,传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后流入日本,又辗转至香港。 2004年6月,日本大阪举办了一场私人文物收藏展览,展出的藏品大多是中国的珍贵文物,其中就有这件中国商代的青铜大鼎——子龙鼎。中国著名的青铜器专家马承源、陈佩芬曾先后赶到日本,查看子龙鼎。 子龙鼎突然现身日本一年之后,也就是2005年底,它被一位香港文物收藏家购得,辗转来到香港,2005年12月和2006年1月,中国国家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的专家奔赴香港,对子龙鼎进行实物鉴定。 2006年4月,在中央财政设立的“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的支持下,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子龙鼎征集回国,后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子龙鼎的出游记 step1 检查子龙鼎外观情况 在出游之前,首先要对子龙鼎的情况做详细的检查。 step2 检查子龙鼎细节情况 对于子龙鼎底部及一些细小的部分,也都需要仔细查看。为了减少移动对文物造成的损害,工作人员大部分需要弯下身去进行检查。 step3 子龙鼎的搬运 子龙鼎由于体积庞大,它的搬运也是比较有难度的。 step4 特制柜 运送子龙鼎的柜子也是根据子龙鼎的尺寸“量体裁衣”特别制做的。 鼎是国家的象征,子龙鼎作为目前已经发现的商代最大圆鼎,象征着商代王室贵族鼎礼制度的森严。 自古以来,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对龙有着特殊的情结。子龙鼎中发现的最早“龙”字铭文,为这一国之重宝,增添了非凡的文化艺术魅力。 看了这么多子龙鼎的介绍 你可知道 子龙鼎 为什么要旅行吗? 2019年1月18日 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将在深圳博物馆开幕啦! 子龙鼎将携一批“好友” 在此展出! 展览 信息 展览简介: 展览共展出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年来珍藏的各类青铜文物148件(组),其中著名的有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妇好鸮尊、安徽阜阳出土的龙虎纹尊以及清末就已经出土的天亡簋等商周时期的国之重器。此外展览还展出了众多中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新收藏的青铜器精华,如子龙鼎、鄂监簋、卫簋、射壶、秦公壶、楚王鼎、王子臣俎等。 透过这些珍贵的文物,观众可以领略古代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思想习俗的转变以及工艺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能深刻地感受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美的历程。 展览时间 2019年1月18日至 2019年3月31日 展览地点 深圳博物馆第一专题展厅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深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深圳博物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