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物

 RK588 2019-09-14

中国是文明古国,那么,“中国”一词源于何时呢?

当代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认为,“中国”这一专称起源于周武王时期,至迟在西周初年。但文献中,“中国”初见于《诗经》《尚书》。

约公元前6世纪成书的《诗经》有三首诗七次出现“中国”一词:《大雅·荡》的“咨汝殷商,女炰烋于中国。”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大雅·桑柔》的“哀恫中国,具赘卒荒,靡有旅力,以念苍穹。”《大雅·民劳》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约公元前5世纪成书的《尚书》之《周书·梓材》亦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为迷民,用怿先王受命。”

传《民劳》为西周大臣召伯虎所作。此人就是国人暴动后,周厉王逃毙彘地(今山西霍州东北),与周定公共同辅佐周室第十一位王周宣王的召穆公。周召共和元年(前841)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之始。

若以此为据,“中国”一词有2800年的历史。

何尊里的“中国”

有没有更久远的记录呢?答案是有。

1963年8月,陕西宝鸡贾村村民陈堆借居隔壁时,在后院土崖里刨出一件青铜器。此器椭方,圆口外侈,四面中线透雕棱脊,器身饰蕉叶纹、雷纹和饕餮纹。两年后辗转流落至废品收购站,幸为宝鸡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发现,以30元购藏。

西周 何尊

高38.8厘米 重14.6千克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1970年代初,为向世界介绍新中国文物事业取得的成就,展示中国古代文明,中国政府计划到国外举办“中国出土文物展览”,成立出土文物展览工作委员会和出土文物展览工作室专司筹备,从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出土文物中挑选600余件精品。1973年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首展法国巴黎,385件文物,4个月接待观众36万人次。次展一个月后在日本东京揭幕,236件文物,包括到京都展览,历时4个月,观众43万人次。

正是在筹备日本展时,进京筛选文物的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偶然在宝鸡市博物馆选送的青铜器底部发现铸有铭文12行122字,命名“何尊”,并将何尊撤出“文物外交”活动。

何尊铭文是周朝第二位王成王(前1044—前1008在位)姬诵的诫勉文告:惟王初□,宅于成周。复禀武王澧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爵于天,彻命。敬享哉!”惠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惟王五祀。

铭文大意是,成王在成周(今河南洛阳)营建都城,祭祀武王以求福佑。四月丙戌这天,成王在王室召集宗子,追忆宗子前辈追随承受天命的文王,武王灭商后在朝廷告祭上天:“将建都于天下中心,统驭万民。”你们这些年青人知识和见识不多,但你们的前辈有功,完成上天的使命。成王谦逊有德,顺应天意,教化不明事理的年青人。训诰之后,成王赏赐何贝币30朋,因此作尊以纪。时在成王五年(前1040)。朋是古代货币单位,相传五贝一朋;或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

何尊铭文拓片

何尊铭文是迄今“中国”作为词组出现的最早物证,将“中国”一词的出现时间提至3000年前,契合于省吾先生的推断。另外,何尊上的“德”字也是历史首秀。

当然,彼时的“国”与此时的“国”不同。“国,邦也。”据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所引:“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史籍记载和学者研究表明,夏商周时代“国”的含义是“城邦”“国中”“王畿”“京师”等。时华夏族立国中原,别于狄戎蛮夷,所谓“夏,中国之人也。”“中国”即“中央之城”“中央之邦”。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逐渐演变成“中央之国”这一地域及文化名称。其后的文献,如《左传》《孟子》《庄子》《史记》里的“中国”均指中原地区。

以物证史,这就是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人民”和“中国大宁”

何尊并非唯一有“中国”一词的文物。

汉 青铜“多贺中国人民富”五乳神兽镜

直径18厘米 厚0.6厘米

武汉博物馆

汉“多贺中国人民富”五乳神兽青铜镜,圆形,镜背中心铸半球钮,五乳钉映衬。以球钮为中心,由内至外环饰飞虎、瑞兽、珍禽和仙人等六组图案。第三层图饰为隶书铭文:“青盖作竞(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表达了民众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足,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汉 青铜“多贺中国人民富”五乳神兽镜拓片

新莽青铜鎏金“中国大宁”铭规矩纹镜。此镜1951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镜背鎏金,中心铸半球钮,四乳钉陪衬,由内至外环饰羽斟、灵兽和规矩纹、文字等五组图案。其中,镜外缘篆书“圣人之作镜兮,取气于五行。生于道康兮,咸有文章。光象日月,其质清刚。以视玉容兮,辟去不羊(祥)。中国大宁,子孙益昌。黄常(裳)元吉,有纪刚(纲)。”52字铭文,包含阴阳五行思想和对国家、子孙福祉的祈愿,以及和平、安定、繁荣的向往。此镜2017年3月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秦汉文明展”,以及9月至11月的归国展,均引发观展热潮。

新莽 青铜鎏金“中国大宁”铭规矩纹镜

直径18.6厘米 厚0.6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

汉代铜镜铭文中,时现“国家人民”词组,“中国”“中国人民”词组罕见,因而弥足珍贵。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最著名的“中国”文物当属汉魏时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

汉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

长18.5  宽12.5厘米

新疆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1995年10月,中日联合考察队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发现大量织物,1号墓地8号墓中的男性贵族周身穿戴华贵的服饰,右臂旁一枚方形护臂完好。护臂主体剪裁自五重平纹经锦,边缘有六条绑绳,蓝、绿、红、黄、白五色经线织出云山、星象、草木和鸟兽。织锦的纹样间自右及左横列八个篆体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一发现引起轰动。

五星即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语出《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依据古代阴阳五行和星相理论,五星同现东方星空预示中原兴盛。文献中,五星聚东方天象为瑞兆。《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载:“汉王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汉书·高帝纪》载,“元年(前202)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断言:“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

西汉 帛书《五星占》

长221厘米  宽49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

汉宣帝还以“五星出东方”祥瑞天象指导军事行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载,神爵元年(前61),年逾七旬的后将军赵充国督师湟水,坚垒拒诸羌,宣帝以书敕责:“……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将军急装,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勿复有疑。”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不过一掌见方,每平方厘米经线220根,纬线48根,丝之纤细、线之密集展现了2至3世纪中国杰出的丝绸织造工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