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西南北晒年味 我们陪您七天乐

 悟痴 2019-01-18

  从除夕到年初六的七天时间,我们南京新闻部的近50名记者编辑将兵分多路,用手中的相机和纸笔,为您讲述春节里发生的新闻故事,晒晒各地最有特色的年俗和年菜。当然,如果您能见证到浓郁的年味、体验到温馨的年味,也请您告诉我们;您过年有什么新招儿,什么好故事,请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寻找童年的春节记忆,抓住丢失的年俗,留住春节的传统。

  年饭吃得越早

  来年财运越好

  记者:潘冬

  个人简介:金陵晚报教育记者

  家乡:安徽六安

  中国处处都吃“年夜饭”,不过,在我老家,称作“年饭”更合适,因为并不一定要在晚上吃。年三十早晨,还在被窝里翻身的时候,就听到了阵阵的鞭炮声,那是附近有人家要吃年饭了,因为吃年饭前必须放鞭炮。

  为什么这么早就吃年饭?老百姓认为,年饭吃得越早,来年的财运越好,所以都抢着先吃年饭。从早晨一直到晚上,鞭炮声不时会传来,你可能要觉得奇怪了,抢着吃饭怎么还有人家晚上才吃呢?因为呀,在等家里人全部回来,跟财运相比,团圆更重要。

  年饭桌上摆满菜,手拿着筷子都不知道夹哪个好。在我老家,有道菜几乎家家年饭桌上都有,而且人人都要吃,到底什么菜这么大牌?用老家的叫法—圆子。

  圆子不是“汤圆”,叫圆子是寓意团圆,其实是一种肉丸子,比狮子头小一些,做起来挺复杂。先准备好米花(像爆米花,大米爆出来的)和米粉(碾碎的大米),米花要炸一下,然后浇上肉汁,如果太湿就撒点米粉,然后用手捏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丸子。

  做好的丸子摆在竹筛子里,冬天不愁会坏,吃的时候就拿一些。不过它们都没有熟,经过蒸或者煮,才是年饭桌上可以吃的圆子。为了吉利,菜碗里的圆子肯定是双数个,而且每个人至少能分到一个。混合着米香和肉香,圆子吃起来可香了,孩子们没有不爱吃的。

  河南代表年味独“饺”戏

  记者:李凯

  个人简介:金陵晚报法治记者。

  家乡:河南南阳

  不管外地的春节美食多么多彩多样,河南人过年雷打不动就一样—饺子。很多人说,你们河南人,过年怎么只吃饺子啊,其实不是这样,过年我们各种好吃的美食都有,但唯独饺子是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

  河南人的新年里,没有饺子的春节是难以想象的。传说中,饺子是汉代医圣南阳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包着各式馅料的饺子中,有生姜等佐料,据说是符合冬季养生需求的最佳食物。记者印象中,每到大年三十儿,从上午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剁馅、擀面皮忙活起来。根据家里的人数,这一天包的饺子不光是当天要吃,还包括了初一一早,甚至有些地方还把“破五”就是初五早上的也包了。对河南人来说,大年初一不吃饺子,那就不叫过年。于是,在各家厨房中传来的“叮叮咚咚”剁饺子馅的声音中,火红的鞭炮放了起来,年味也越来越浓。

  如果非要再找出一个特色年俗,那就是蒸馒头,红枣的、豆沙的、三鲜的……一锅一锅的白面“发酵”好后,灶火映红了一张张笑脸,水汽氤氲,象征着蒸蒸日上的好日子。

  尽管如今人们越来越多地将年饭安排在餐厅、酒店里,但在河南人的新年食谱里,没有哪一道菜可以盖过饺子的风头。一家人围着饺子欢声笑语,才是记忆中最幸福的一幅画面。

  吃满族菜 跳二人转

  记者:肖玥雯

  个人简介:金陵晚报现场热线记者。

  家乡:辽宁葫芦岛

  在东北,过年最有特色的就是满族菜与二人转。

  “满族八大碗”包括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其中,“扒猪手”是过年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美食,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经烤、炸、烧等烹调方法制成的猪手,软烂脱骨,柔韧醇香,浓而不腻。

  除了八大碗,满族宫廷菜“酸菜白肉火锅”和饺子一样,是东北人大年三十年夜饭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每年除夕,外祖母都会准备好冬蟹、海米、牡蛎、白肉、血肠、酸菜、冻豆腐、水晶粉这八种原料,层层码入火锅中,然后填入高汤。开锅后,佐以韭菜花、豆腐乳、辣椒油、蒜末等小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趁热吃下,顿觉通体舒坦,心境一流。

  说到东北过年最有特色的年俗,非二人转莫属。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小拜年》是每年春节最流行的二人转曲目:“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呀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呀啊,家家团圆会呀啊,少的给老的拜年呀啊……”洋溢着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年初一不作兴用刀剪

  记者:刘蓉

  记者简介:金陵晚报高教条口记者

  家乡:泰州

  在泰州人家,除夕是最忙的一天,最有特色的年俗要数打“元宝屯”了。什么叫打元宝屯?就是用布袋或小篮子装上石灰粉,在院子或家门前每隔一步点上一枚“元宝印”。老人们说,这是用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按照泰州过年传统,大年初一有很多忌讳,比如不能用刀剪、不能扫地洒水、不能晾晒衣物等,因此除夕就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打扫好卫生,并准备好年初一的食材,有些甚至要提前烹饪好。据说,初一不作兴扫地,是为不让财气扫走。待初五敬了财神菩萨后打扫,由外往里扫,意在招财进宝。

  泰州年俗很丰富,尤其是老辈人口口相传的传统很多,但是现在有些风俗已经慢慢淡化,鲜有遵守。比如“大年初一不能食用荤腥,只能吃素”这一项,现在泰州人家大多已经不忌讳。对这种变化,我80岁的奶奶解释说,很多老的年俗会带着时代印记,“过去穷苦,为了节省不吃荤,所以老辈人干脆定下这个规矩。现在经济条件好,自然就不需要遵守。”

  泰州有吃早茶的习俗。春节拜年,哪怕客人临近午饭时登门,主人家也会先端出早茶,一般都吃红枣和蜜枣炖的果茶和汤圆。早茶时,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当属泰州干丝。泰州菜属淮扬菜系,味清淡,形精致。干百叶切丝,配笋丝、木耳丝、银鱼丝、鸡丝、虾仁、榨菜丝、姜丝等,或煮或烫,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