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块腰牌来自旧货市场,上面的字很难认识,经鉴定是西夏国的宝贝

 历史解密坊 2019-01-18

一位河北的刘先生,偶然从旧货市场买到一个铜牌。铜牌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上面还刻着奇怪的字符。让他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并不起眼的铜牌,竟然是件难得的宝贝。刘先生买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它又为什么被称为宝贝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您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刘先生是在旧货市场偶遇到了这块铜牌,铜牌整体呈“凸”字形,上面有圆孔,应该能穿绳子。四周起了一整圈的起棱,正反两面都用阴刻的方式刻着奇怪的字符。卖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更说不清是什么年代的。刘先生觉得铜牌做得挺有意思,而且价钱不贵,就算是现代人仿制的也无所谓,他就顺手买了下来。

刘先生将其拿回家来,越看越觉得这块铜牌不简单。他找来朋友,可谁也不认识上面的字符是啥意思。直到有一天,刘先生遇到了一位文物专家。他便把铜牌拿给专家看。没想到专家仔细过之后,大吃一惊,竟连说了三声“宝贝”。

这块铜牌还真是个如假包换的老物件,源自一千年前的西夏国,它是一种腰牌。上面的字符就是标准的西夏文,正面为“内侍待命”四字,背面也是四个字,但由于西夏文字没有传承下来,已经成为死文字。所以,我们今天只能认得前两个字为“定如”,应该是西夏人的姓,后面两个字,就认不得了。

那么,这样一块腰牌,又为何赢得了专家的三声“宝贝”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它是西夏国的吗?很显然,绝非如此,这件宝贝,之所以珍贵,这事儿还需要从西夏国的一个制度说起。

西夏国是在我国唐朝时期,由党项人建立的一个政权。虽然,他仅有不到二百年的历史,但却与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很不同。他们通过在文化,工艺等方面广泛吸取当时的先进技术,建立了完善的国家制度,创立了独有的文字体系,甚至在冶炼、陶瓷、印刷、金银木器制作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而且较为成熟的特点。

再说腰牌,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当时叫“牙璋”。在古代,主要用于战争时期,调遣兵将等等的活动。

西夏国借鉴并吸取了中原王朝的腰牌的军事作用,还将其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涵盖西夏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腰牌制度。目前,已知西夏的腰牌按功能分,主要有三种:信牌,守御牌和宿卫牌。

信牌,西夏的辞书《文海》中给出的定义是:此者官语执者,诸人所信名显用,迅速紧急之燃马上用。就是用于国家的紧急文书、命令等公文传递。信牌通常由上下两块组成,一块存于朝廷,一块存于都城驿站。军民人等,各个关卡,见牌后必须放行,保证畅通。

守御牌则是圆形的。正面用西夏文刻着“防御待命”四个字。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我们对守御牌的具体使用方法还有许多不解的地方。比如,史书上曾记载,西夏崇宗天佑民安七年,有持守御牌的“带牌天使”妹纳僧哥投降宋朝。还有,在一次与宋朝的战争中,西夏军数名守御牌管理者皆死。由此看来,守御牌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调遣兵将,还可能有别的军事用途。

最后一个,就是刘先生偶然购得的宿卫牌。这类腰牌一般为长方铲形,正面刻着“内侍待命”,背面,应该刻着持有人的姓名。其用途,应该至少是皇宫守卫的身份证明。

今天,这件西夏文铜牌已经被鄂尔多斯博物馆收藏。而这块腰牌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以实物的形式,证实了当年西夏国的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同时也为我们研究西夏国的历史,再添一个有力的物证。

可是这件西夏文铜牌上的两个字,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读,相信随着西夏的文物,越发现越多,总有一天,那两个字会被破译出来,而且这个时间,一定不会很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