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非只为多开口

 涤已生 2019-01-18

慎言,是我们古人极力推崇的德行。关于慎言的教诲名言数不胜数,俗语说的,“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东汉文学家崔瑗有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更有从国家层面的利害关系上进行阐述的,“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慎言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但难的是,如何做到。

汉语中有一个成语叫“金人缄口”(也作金人三缄),是指封着嘴的铜人,形容说话慎重的人。这个成语出自《孔子家语》:“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多言多败,所以慎言,这正是孔子所尊崇和赞赏的周礼。

鬼谷子提出,多言必失。东汉的杨修就是一个例子。杨修才思敏捷,很有口才,可惜却有些恃才傲物,口无遮拦。他身为曹操的谋士,非常善于揣度主上的心意,几次都猜中了曹操的想法。然而杨修的这种放荡不羁的个性和才识,让曹操很不安。可悲的是杨修却不知收敛,祸从口出,几件事下来,他已深深得罪了主上。曹操对他,虽然表面赞赏而内心里却嫉妒反感,最后趁着“鸡肋”事件,终于把杨修斩首示众。一代才子,结局却如此悲哀!

说话不慎,很容易招致是非恩怨,所以,老子也多次劝诫人们,“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墨子有个学生叫子禽,有一次,他问老师:“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呢?”墨子回答说:“话说得太多,是没有好处的。池塘里的青蛙,整日整夜地叫啊叫啊,弄得口干舌燥,但是从来也没有人去注意它。而报晓的雄鸡,每天只是在天亮时叫上两三遍,人们却对它很注意,因为到了鸡叫,大家就知道天快亮了。所以,话一定要说到有用处,废话还是少说为好。”

这世上有多少话,供我们说呢?怨话、胡话、闲话、狂话、废话……这些统统都不是好话,必须慎言。曾国藩曾提出过“立言有六禁:不本至诚,勿言;无益于世,勿言;损益相兼,勿言;后有流弊,勿言;往哲已言,勿袭言;非吾力所及,勿轻言。”这可能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确定自己说出的下一句话是一句能温暖人心利益他人的好话,那么,不说就是最高明的选择。


作者、主播 / 于新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