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全国中考化学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化学与环境专题

 FA798 2019-01-18

一、选择题

1. 为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倡人们'低碳生活',下列行为属于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出门尽量步行、骑车,少乘车 B. 节约用纸,双面使用

C. 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使用变频空调,节约用电

2.3月29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选择自行车或公交车作出行工具 B.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 D.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

3.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燃放烟花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光合作用

4.北京市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题之一是'绿色奥运',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以下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 不用或少用含磷洗衣粉

C. 垃圾采取分类回收 D. 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5.下列做法可减轻对环境污染的是

A.丢弃废旧电池 B.焚烧废弃所料

C.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6.下列行为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整治农田时焚烧秸秆 B.向蔬菜大棚中通入二氧化碳

C.清理街道卫生时露天焚烧垃圾 D.化工厂迁到城郊继续排放超标废气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物质

D.高新科学技术需要各种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要靠化学家来研究开发

8.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9.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从而减少雾霾天气现象

B.太阳能、风能发电是今后新能源开发的方向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给钢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不仅可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0.下列有关物质的类别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二、填空题

11.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杜绝下列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谈谈你的一种看法或应采取的一种措施.

(1)'毒蔬菜': .

(2)'地沟油进入餐桌': .

(3)'有害元素严重超标的大米': .

12.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从进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__。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

13.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些致癌物质:亚硝酸盐、黄曲霉素、三四苯并芘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隔夜的剩菜中亚硝酸钠(NaNO2)的含量会增加,地沟油以及霉变花生中都含有黄曲霉素(C17H12O6),而烧烤中三四苯并芘(C20H12)的含量也很高。

(1)上述三类致癌物中属于无机物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

(2)计算黄曲霉素和三四苯并芘各一个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比 ;

(3)请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能降低癌症发病率的做法 。

14.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能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生活中铜丝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

(2)为了防止自行车的链条生锈,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

(3)为了健康,我们要均衡摄入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 _________ 等六大营养素,幼儿和青少年患佝偻病是因为缺 _________ 元素.

(4)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可以用 _________ 方法.

15.某化学小组利用以下装置(部分装置已略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2018年全国中考化学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化学与环境专题

(1)若X为一氧化碳,Y为氧化铁粉末.实验开始时先缓缓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加热硬质玻璃管甲,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甲冷却.

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中的现象是 .

②甲中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该实验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其原因是 .

(2)若X为氮气,Y是由PbZ(Pb是铅的符号,Z代表另一种元素)和足量碳粉组成的混合物。

实验开始时先缓缓通入氮所了,一段时间后加热硬质玻璃管甲,观察到甲内发生剧烈反应,同时乙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入氮气直到甲冷却.(N2不能与反应).

①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元素Z是 (填个名称中元素符号均可).

③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将甲、乙装置断开?为什么?

三、简答题

16.(5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主要有_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

(2)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不同沸点范围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属__________变化。石油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的污染物有____________(写一种);

(3)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而又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2006年1月起,我国部分地区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可利用农作物发酵制得,农作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然后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写出葡萄糖分解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17.(9分)2014年南京青奥会召开在即,以化学的视角来认识青奥会。

(1)以下青奥会纪念商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A中金属可以压制成金币,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 性。金币的熔点比成分金属熔点 (填'高'或'低')。

2018年全国中考化学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化学与环境专题

(2)为减少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污染,南京近期投入了一批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和电动车。天然气主要成分 (填化学式),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 的装置。

(3)青奥会帆船等水上项目可能在六合的金牛湖进行。南京加大了对水环境的综合治理。

①水质净化的过程中可加入 除去水中的异味。

②通常可以用 区别硬水和软水,家庭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8.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

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2018年全国中考化学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化学与环境专题

'实验现象':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

(5)丙同学:

'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2018年全国中考化学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化学与环境专题

【探究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

(7)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 。

19.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其外观与传统的木浆纸一样,但它的制作方法与木浆纸不同,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15%的聚乙烯和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石头纸的应用不会减少对树木的砍伐

C.利用稀盐酸可以区别石头纸和木浆纸 D.石头纸极易溶于水可以回收利用

四、推断题

20.(10分)尿素[CO(NH2)2]溶液可用作柴油汽车尾气处理液。

(1)若在实验室配制尿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 和__________。

(2)下图为某公司生产的车用尿素溶液的标签,用尿素溶液处理柴油汽车尾气(含NO)时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条件略去):

2018年全国中考化学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化学与环境专题

2CO(NH2)2 + 4NO + O2 = 2CO2+ 4N2 + 4H2O。

现有一瓶未开启的该车用尿素溶液:

①所含尿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该瓶溶液处理汽车尾气,可吸收NO的质量是多少?

(相对分子质量:CO(NH2)2 60;NO 30)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为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倡人们'低碳生活', A. 出门尽量步行、骑车,少乘车是符合这一主题的; B. 节约用纸,双面使用是符合这一主题的; C. 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不符合这一主题; D. 使用变频空调,节约用电是符合这一主题的;故选择C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2.C

【解析】

试题分析: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拒绝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禁止焚烧垃圾是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故C符合.故选C.

考点: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3.D

【解析】

试题分析:燃放烟花、汽车尾气、煤炭燃烧都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故A、B、C不符合题意.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故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能源的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4.A.

【解析】

试题分析:A、废弃的电池中常含有镉、汞等重金属,如果随便丢弃,对水源会产生极大的污染,此法不科学,故A错;

B、含磷洗衣粉中流失的磷元素会使水中藻类疯长,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应当禁止使用,故B正确;

C、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如果分类回收,就能充分利用其中的各种资源,变废为宝,故C正确;

D、植树造林.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吸收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还能截留粉尘,是最好的保护环境方法,故D正确;

考点: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5.C

【解析】

试题分析: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就是少往环境中排放物质,故A.丢弃废旧电池对环境产生污染; B.焚烧废弃所料会产生灰尘污染空气;C.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故选择C

考点:环境污染问题

6.B

【解析】

试题分析:A.整治农田时焚烧秸秆,会向空气中排放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空气污染; B.向蔬菜大棚中通入二氧化碳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C.清理街道卫生时露天焚烧垃圾会向空气中排放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空气污染;D.化工厂迁到城郊继续排放超标废气会向空气中排放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空气污染;故选择B

考点:空气污染

7.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的含义可知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是错误的叙述;B选项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物质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高新科学技术需要各种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要靠化学家来研究开发是正确的叙述;故选择A

考点:绿色化学 、化学的作用

8.A

【解析】

试题分析: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有毒气体和可吸入的颗粒物,有毒气体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氮气,故选择A

考点:空气污染

9.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开发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从而减少雾霾天气现象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太阳能、风能发电是今后新能源开发的方向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化石能源的含量是有限的;D选项给钢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不仅可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正确的叙述;故选C

考点:化学与能源、资源

10. B

【解析】

试题分析:A、钛合金、不锈钢、生铁都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烧碱、熟石灰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都能吸收水分,因此都可以做干燥剂,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气体的干燥(除水);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11. (1)禁止对蔬菜使用剧毒农药(适时使用低毒农药);(2)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成化工用油或生物柴油(严厉打击不发生产者或销售者);(3)治理被有害元素污染的土壤(不用被有害元素污染的水灌溉)

【解析】

试题分析:(1)毒蔬菜是过量使用农药造成的,因此在蔬菜种植 中要减少农药的使用,故填:合理施用农药;(2)地沟油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严禁使用地沟油炒菜,故填:严禁使用地沟油炒菜;(3)有害元素严重超标的大米是使用工业用水浇灌的结果,因此工业用水需要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故填:工业用水需要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

12.(1)NO2、SO2 (2)C;(3)B

【解析】

试题分析:⑴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NO2、SO2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⑵ 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C.太阳能发电;而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都会产生烟尘释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⑶ '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空气。,

考点:燃料的综合利用、及环境污染

13.(1)NaNO2 (2)17︰20 (3)不吃(或少吃)烧烤食物/不吃(或少吃)隔夜菜/不吃霉变食品(合理即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无机物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故(1)上述三类致癌物中属于无机物的是(用化学式表示)NaNO2 ;(2)计算黄曲霉素和三四苯并芘各一个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比17︰20;(3)请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能降低癌症发病率的做法不吃(或少吃)烧烤食物/不吃(或少吃)隔夜菜/不吃霉变食品

考点:有机物、原子比的计算、化学与生活

14.(1)导电性;(2)涂油;(3)无机盐,钙;(4) 灼烧闻气味.

【解析】

试题分析:(1)铜丝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导电性,(2)为了防止自行车的链条生锈,可以再链条上涂油,(3)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等,幼儿和青少年患佝偻病是因为缺少钙元素,(4)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考点:化学与生活

15.(1)①红色粉末变成黑色;②3CO+Fe2O3

2018年全国中考化学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化学与环境专题

2Fe+3CO2;③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2)①CO2+Ca(OH)2═CaCO3↓+H2O;②O; ③可以将甲、乙装置断开;氮气没有毒,生成的二氧化碳也没有毒,不会造成污染.

【解析】

试题分析:(1)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中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其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018年全国中考化学复习二轮专项练习——化学与环境专题

2Fe+3CO2;③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该实验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2)①乙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②乙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物中含有氧元素,故元素Z是O;③氮气没有毒,生成的二氧化碳也没有毒,不会造成污染,所以停止加热前可以将甲、乙装置断开.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16.(1)煤 (2)物理, SO2(NO2,氮氧化合物)(3)C6H12O6 == 2C2H6O + 2CO2

【解析】

试题分析:(1)(1)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石油和天然气 ;(2)从石油中根据不同沸点范围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石油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的污染物有SO2(NO2,氮氧化合物),(3)葡萄糖分解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 == 2C2H6O + 2CO2

考点:化石能源、石油的炼制、空气污染、新能源

17.(1)B;延展性;低 (2)CH4, CH4 + 2O2==CO2 + 2H2O 电

(3)①活性炭 ②肥皂水,煮沸

【解析】

试题分析:(1)A、纪念金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B吉祥物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C紫砂杯是陶瓷品,属于硅酸盐材料。所以应选B。

A中金属可以压制成金币,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一般合金的熔点要比成分金属熔点低。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 2O2点燃CO2 + 2H2O。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3)①水质净化的过程中可加入具有吸附性的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②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肥皂水加到软水中产生较多的泡沫,加到硬水中产生的泡沫很少,且有较多的浮渣。家庭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使一部分可溶解的钙镁化合物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考点: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水的人工净化、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18.(1)H2SO4

(2)①Ca(OH)2+SO2=CaSO3↓+ H2O ;

②CaCO3+2HCl=CaCl2+H2O+CO2↑ 。

(4)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问题 。

(6)除去二氧化硫 ;

(7)B中稀高锰酸钾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证明煤中有硫元素,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证明煤中有碳元素 。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S:5, K:2,Mn:2,O:20,,H:4;反应后S:3, K:2,Mn:2,O:12,,H:0,X前有系数2,故化学式为H2SO4 ;

(2)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SO2=CaSO3↓+ H2O ;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4)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问题 ;

(5)B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C装置用于除去二氧化硫;D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7)B中稀高锰酸钾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证明煤中有硫元素,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证明煤中有碳元素 。

考点:实验探究

19.C

【解析】

试题分析:A.聚乙烯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15%的聚乙烯和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不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此项错误。B.石头纸的应用不会用到树木,可减少树木的砍伐。此项错误。C.利用稀盐酸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木浆纸无此现象。此项正确。D.石头纸中的碳酸钙粉末、聚乙烯和胶合剂均不易溶于水。此项错误。所以应选C项。

考点:信息给予题

20.(1)玻璃棒 量筒(2)①3.25kg ②3.25Kg

【解析】

试题分析:(1)玻璃棒 量筒

(2)①10Kg×10%=3.25kg

②解:设可吸收NO的质量为x

2CO(NH2)2+4NO+O2=2CO2+4N2+4H2O

120 120

3.25kg x

120:120=3.25kg:x

x=3.25kg

答:可吸收NO的质量为3.25kg

考点: 溶液的配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