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而不骄,穷而不怨

 黄元章3355 2019-01-19

《两袖清风》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孔老师在这里就讲了一个真理,什么真理呢?

一个人贫穷的时候,他还能够不恨天怨地,那就说明一个问题,说明什么呢?这个人内心非常强大,精神上的丰富能够抵御物质上的贫乏,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啊,人一穷,就开始抱怨,就开始做坏事,就开始使坏,所以孔老师说这一点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但是呢,一个人如果特别富贵的时候,但是他不骄傲,这当然也是非常好的品质,但是相比来说呢,这种品质是比较好做到的,没有第一种那么难。

那么这段话,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启示呢?很简单,当我们生活不如意的时候,不要怨恨,抱怨,要努力。当我们生活顺风顺水的时候,不要骄傲,不要嘚瑟,要谨慎。就是这个意思。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他为人正直,尽忠尽孝,在很多地方做过官,政绩卓著,为官清廉,是深得老百姓爱戴的好官。

于谦在青年时代曾写过一首流传很广、深为后人喜爱的《石灰吟》。

后来,于谦步入仕途,成为官员。他一直信守青年时代的诺言,为官清正廉洁。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地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当时社会上流行一种坏风气,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就千方百计地搜刮老百姓,以便向京城的官员行贿。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百姓的疾苦、要求和自己的治理计划整理好,准备动身。手下人劝道:“你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于谦假装不懂,说:“我该带的都带齐了,还缺什么呀?”

手下人说:“你进京不送礼,什么事也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的金银去巴结他们啊!”

“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面呢?”于谦说完后,为表明自己的态度,随即写了一首诗: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写完这首诗,便两袖一甩,昂首挺胸,朝着京城的方向匆匆上路了。他的这首《入京》也随之在群众中流传开来。

贵而不骄,穷而不怨

贵而不骄,穷而不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