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悟到:人人本来是圣人,人人具有佛性。仅此而已。 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背后隐藏着两个很大的坑。 只盯着别人结果,只会走进坑里。 王阳明不是顿悟,而是渐悟到顿悟。 首先,盯着别人的结果,迟早会入坑
就好像我们都羡慕作为首富的马云,但很难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曾看过阿里巴巴拍的一个视频:一个现代人,穿越到1998年和马云一起创业。他以为人生从此走上巅峰,然而,即使他知道马云会成功,仍然熬不过日日夜夜失败与困难的折磨,最后不得不选择退出。 过了几年,他看到昔日的合伙人都成功了,又开始羡慕他们的成功。 这就是我们的思维缺陷,也是学阳明心学最大的坑之一。
就好像有课程说:你来,我们教你马云如何走路、如何说话,来学他的手势和眼神,最后你也可以成为马云。 可信吗? 所以,对于他到底顿悟了什么,我们知道知道也就够了,当然,忘了最好。 其次,他不是顿悟,而是渐悟+顿悟
禾苗最后都长高了成熟了,就是上达,是阳明先生悟到的境界。 宋国人只盯着结果,直接把禾苗拔到那个高度,禾苗能存活吗,就好像把刚刚考中进士的王阳明放到龙场,他能够悟道吗? 当然不能。 因为龙场固然属于“顿悟”,但如果没有经过出入佛老、词章游侠、沉迷军事、以及入狱被贬这一系列的折腾和折磨,以及每一折腾后的“渐悟”,他怎么可能达到“顿悟”呢。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除了龙场悟道,我们的渐悟之路,修行之门在哪里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