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寒节气如何养生,你一定要知道!

 秋荷荷 2019-01-19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黄庭坚《岁寒知松柏》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今年1月20日为大寒。


这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阴寒密布地面,悲风鸣树,寒野苍茫,寒气砭骨,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但这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大寒后十五日,壮阳就会出地驱逐阴寒,这就是立春。大寒过后就是新年,你期待吗?


大寒有三候


一候:鸡始乳



鸡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气,开始孵小鸡了。


二候:征鸟厉疾



征鸟是指鹰隼之类远飞之鸟。这个时候,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三候:水泽腹坚



上下都冻透了,寒至极处。按物极必反原理,坚冰深处春水生,冻到极点,就要开始走向消融了。


大寒习俗知多少


尽管此时节天气寒冷,却抵挡不住人们“迎年”的热情,人们开始忙着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杀年猪、灌香肠、腌腊肉,陆续为春节做准备。


大寒时节的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


而在南京,当地人的日常饮食多以炖汤和羹为主。传统的“一九一只鸡”的食俗仍被不少家庭所推崇,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在大寒时节,当天地之间的阴气进入极致之时,我们更应当安心养性、怡神敛气,保持心境平和、心情舒畅,不让意识中的六欲和心中智识内的七情扰乱身体内闭藏的阳气,实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大寒养生面面观


1、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期间要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对获得天德阳性能量尤为重要。在起居方面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了养阴气。


2、出门:防寒防风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防寒保暖,出门要戴上帽子、围脖与手套。


大寒时节还要防风吹袭,“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在寒冷的冬天,头部吹风,极易导致阳炁气折损,所以在冬季最冷的大寒时节,不论男女老少出门一定要带上帽子,保护头部。



3、运动:日出后运动


大寒时节如要进行室外运动,最好要等到日出后才可以出门。


室外寒冷,可以选择室内运动。大寒时节可以加强太极修身,还可以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羽毛球等体育锻炼,运动强度不宜过度剧烈,不可运动至大汗淋漓,避免扰动阳气。



4、生活:睡前泡脚


寒从脚下起,冷从腿上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


“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


大寒时节睡前泡泡脚,防寒防病睡得好,可以使用驱寒、风、湿及补充阳气的中草药来泡脚。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泡脚。


跟着古人学导引


以下是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大寒。



坐功:每日子、丑时,两手向后,踞床跪坐,一足直伸,一足用力,左右各三五度,叩齿,漱咽,吐纳。


即:每天23时~次日凌晨3时,单腿跪坐,即一腿前伸,另一腿跪在床上,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后脚脚后跟上,上体后仰,以两臂分别在身后左右侧撑地,指尖朝向斜后方,身体重心后移,再前移。


两腿互相交换进行,左右各十五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


主治:经络蕴积诸气,舌根强痛、体不能动摇或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尻阴臑胻足背痛、腹胀、肠鸣、食泄不化、足不收行、九窍不通、足胻肿、苦水胀满。


大寒养生,别忘了艾灸


大寒时气温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利用艾灸的温热传导更能发挥强大的活血、暖身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调整全身的气血经络,对冬季常见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之效。


1、灸神阙穴



艾灸时,可以绕神阙穴(肚脐)周围灸,使神阙以及神阙下四横指处的关元穴、神阙上四横指处的中脘穴、神阙旁开二横指、五横指的天枢穴、大横穴由表及里逐渐暖煦、温热,进而全身经脉、气血畅通。


功效:健身与防寒。


2、灸血海穴



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左右腿各一。屈膝取穴。


功效: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3、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左右腿各一。


功效:健脾养血,调肝补肾。



大寒养生吃些啥?


大寒的饮食应以保阴潜阳为原则,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燥热之物不可过多食用。


推荐以下食谱。


1、肉酿白菜卷



食材:

白菜、猪瘦肉、香菇、姜、葱、油、蒜等。


做法:

①白菜叶,去除根部,开水里烫一分钟,出锅放凉。

②猪瘦肉剁成泥,加入姜末和葱花、香菇末、盐,进行搅拌腌制下。

③开始卷白菜。少量肉酱放置叶子三分之一处,然后卷起来。白菜两头的叶子直接塞进去。

④白菜卷隔水蒸15~20分钟。

⑤锅入油烧烫,然后关火,加入蒜末爆香。将蒜末油淋在白菜卷上,再撒上葱花即可。


功效:

通利肠胃,滋阴润燥。


2、黄芪枸杞炖子鸡



食材:

童子鸡、黄芪、大枣、枸杞、盐等。


做法:

①先将鸡洗净斩块,然后入冷水锅,大火将水烧开,煮2分钟,焯出血沫,捞出鸡块。

②准备一口煮汤的锅,将焯好的鸡块放入锅中,加入黄芪、大枣、枸杞,添水至锅的八分满,大火将水烧开。加入适量料酒,然后转小火,炖1小时左右。

③开锅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补中益气,滋阴助阳。


3、龙眼红糖粥



食材:

大米、糯米、蜜枣、枸杞、桂圆、红糖等。


做法:

①大米和糯米按1:1的比例混合,淘洗干净,浸泡4小时以上。

②蜜枣切成碎丁,桂圆干剥好壳,备用。

③浸泡好的米下锅,冷水煮开。

④米继续煮到翻涨开花,然后依次放入蜜枣、枸杞和桂圆。

⑤最后加红糖,调到自己喜欢的甜度即可。


功效:

大补气血,开胃益脾,养气安神。


4、八宝饭



食材:

糯米、豆沙、猪油、细砂糖、坚果(如核桃、松子等)、果脯(如红枣、葡萄干)等。


做法:

①糯米洗净,泡水4小时以上后沥干,放在蒸锅里中大火蒸35分钟左右。

②中型碗里垫上保鲜膜,放入喜欢的果铺、坚果等。

③米饭蒸好以后,一次性加入糖和猪油,快速翻拌均匀。

④开始整形。先在果料上压一层米饭,然后铺上豆沙,最后一层米饭需要将豆沙完全包住。之后把边缘的保鲜膜包起底部的米饭,两只手压一下米饭,压紧。

⑤找一个托盘,把碗扣上去倒出八宝饭即可。


*注:三高人群请少糖少油,谨慎食用。


功效:

温暖脾胃,补益中气。


大寒养生,你学会了吗?分享给亲友,一起享健康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