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案件,在此案之前、案发后,没有相应判例支撑。此案的判决,对类似的二手房中介不履行合同、卷钱逃跑类案件的办理有了指导性意义。 张某国接受审讯 龙头新闻记者 黄迎峰 文/摄 46岁的张某国在哈市的二手房中介行业曾小有名气,除了他开到20多个店面、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外这一原因外,还有他从一个普通的二手房信息员,到走街串巷找房源成为业绩第一,再辞掉工作白手起家的奋斗史。肯吃苦、大胆敢干、想干大事,这是周围人对他一致的评价。被害人们怀疑他把钱卷走挥霍了,他自己的交代是:这几百万都用来扩张他的“好宜生”,这是他的招牌,他的理想是'抬头就见好宜生,买房就找好宜生'。可是,现实距理想还有很大差距时,他构想的好宜生神话便倾塌了,一夜之间纷纷闭店,店门口贴满了一张张催债白条在风中摇摆。 进了好宜生 就如进了“连环套” 从2015年开始,哈尔滨市香坊区、道外区、南岗区有40多人、共700多万元,被一家名为好宜生的房屋连锁中介给“坑”了。 记者见到林艳(化名)时,她头发半白,用她自己的话说,因为买房这事折磨得自己话都说不明白了,睁眼闭眼都心里憋屈,还不敢告诉家人。 2015年12月,在哈尔滨市香坊区租房的林艳,走进了住处附近的好宜生房屋连锁机构,想买套二手房,没想到一场噩梦就这样开始了。林艳说,当时他家经理给她介绍了一套房子,使用面积50平方米,60.5万元。来哈尔滨打工很多年,林艳和丈夫攒了十多万块钱,再少借点钱交首付也够了。于是按照中介的要求,她交了9000块钱押金。 几天后,经纪人就催她说,得赶紧交易,否则押金就过期了,过期不退还。经纪人要求林艳把首付款18万交到好宜生公司里,由中介监管。此时,卖家提醒林艳别把钱交给中介,可以把钱交到房产交易中心去监管,这样保险。林艳便说出了她的想法,经纪人却说如果资金监管很麻烦,可能会导致交易无法完成,一旦出现这种情况,9000元钱押金也不退。林艳生怕钱被扣,和丈夫一商量,还是把钱交到了好宜生。随后,好宜生房产中介老板的妻子崔红(化名)就来到了香坊区的一家银行,她给林艳开了个卡,钱就打到这个卡里,当时说这个卡是属于林艳的。林艳就把首付款存到了里面。'她有一个卡,我有一个卡,然后说我俩卡里面的钱,谁也动不了。'林艳告诉记者,当时她觉得钱和卡都在自己手里,很安全。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到2016年3月份,交易却一直没有进展,中介以各种理由推拖,'说房主没在家,又说时间太短、银行暂时办不了款,每次追问都有理由。钱都交了,我们就只能等……', 在林艳反反复复去好宜生催办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人都去要账,有买房的,还有卖房的,这让她有些心神不宁,但考虑到自己的钱仍在卡里,就没有太担心。 '后来我觉得房子交易不了了,去要钱的人越来越多,还出现打手样的壮汉吓唬我们,每次去都挺激烈。去要钱的人都是房子交易不了的,交的首付或全款还没有着落,有好心人就提醒她,你那卡里的钱也不见得保准,这时我去查余额发现,里面的钱当天就被转走了。' 林艳和丈夫顿时头脑一片空白。愤怒的购房者们把好宜生的负责人张某国扭送到派出所。 好宜生收钱后不交易 涉案金额740余万 2016年9月13日,派出所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但是当时法律界人士对这起案件争议很大,检察机关提出十二条补充意见;同年9月16日,对张某国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同年12月13日,这起案件移交到哈尔滨市公安局香坊分局经侦一大队继续侦办。 哈尔滨市公安局香坊分局经侦一大队副大队长赵士伟向记者介绍,报案人们说老板跑了,联系到的时候也是搪塞他们,说公司亏损,没钱给。 在监视居住期间,张某国消失不见,2017年3月17日,公安机关对张某国再次审批刑事拘留,列为网上逃犯。2017年8月9日,张某国被公安机关抓获,民警对哈尔滨市南岗区淮河路270号的好宜生总部搜查时,查扣了公司部分单据、银行票据及公章、POS机、银行卡等物品。令人震惊的是,曾经开了20多家分店的好宜生已负债累累,这些债务大多是用来扩张店面、人员开支等。张某国为了迅速占领市场,还借了不少小额贷款,催债的天天围堵他,他便将买房人的钱用于还钱。之后,扩张的店面开支不小,收益却很少,这让他的窟窿越来越大。 林艳告诉记者,前去报案的受害人有五十多人,最少的也得有五六万,最多的是六十多万。有一对夫妻,因为媳妇总埋怨丈夫,丈夫跳楼自杀了;还有一对夫妻,因为没买上房子总打仗,就离婚了;还有一个要结婚的,因为房子没买上,对象就不干了,俩人分手了。 警方查明,好宜生自2010年在哈尔滨市注册第一家公司,到2013年末就已经扩张到20多家营业部,曾辉煌一时,为什么会突然负载累累了呢?比这更大的问题在于,这起案件该如何定性?到底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纠纷?到底是合同诈骗还是非法侵占?这起全省乃至全国都不曾有过判例的涉众案件,究竟该如何定性呢? 从2015年11月到2016年6月,哈尔滨市有数十名受害人多次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好宜生房屋连锁中介骗走了他们的血汗钱。 哈尔滨市公安局香坊分局经侦一大队大队长刘书东介绍, 涉及到香坊、道外和南岗三个区,起初来报案时20到30人,涉案金额大约是300多万。最后侦查员了解到,一共是43人,涉案740多万。 是挪用资金还是经济纠纷? 是非法侵占还是诈骗钱财? 涉案的740多万是向好宜生交的购房定金、预付款、或者是全款,几乎都是购房者的全部积蓄,哈市香坊公安分局非常重视,指示一定要调查清楚,不能让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要给被害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潜逃期间 还在用他人名义开公司 张某国在二手房中介刚在哈市出现时,就辞职去做了信息员,那时候网络不发达,他只能靠走街串巷下苦功夫,才能找到房源进而成交。这样的条件下,他总是能做到公司第一名。干了几年后,他就决定自己开公司,于是有了第一家好宜生。店面多才能显示出实力,才能让买房人相信,于是他开始急速扩张,陆续开了20多个分店。 “步子迈得太大了,没有计划,后续资金跟不上,他就动了房款的念头。房子迟迟不交易,客户不断投诉,买房卖房的都不信他了,就不再进钱了。借款公司又上门催债,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中'。香坊分局经侦一大队副大队长赵士伟说,他就不断地拆东墙补西墙,窟窿越来越大。 张某国被抓后辩解称,他没有故意诈骗,强调只是合同纠纷、违约行为。而且,他辩解说自己潜逃是为了脱身继续赚钱,他用他人名义开的公司,卖理财产品,已经弄到了一百多万存款。他还想用这笔钱来堵住七百多万的窟窿。 警方调查发现,他避重就轻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赵士伟告诉记者,诈骗罪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是虚构事实,侦查员决定先从房源的真实性开始调查。侦查员逐一对购房者进行核实,对房源进行调查,发现每一个购房者都对应着真实的房源,而且当时购房者也都由中介公司领着,亲自去房源家看了,是在这种情况下才签的居间服务合同。 这个结果虽然间接印证了张某国的狡辩,但同时诈骗罪的另一个构成要件突显出来,那就是——隐瞒真相。 另一路侦查员在房产交易中心,对好宜生公司的资金监管情况做了全面调查。 赵士伟介绍, 740多万元当中,只有45.5万元交到了房产交易中心,做了资金监管。 这个结果表明,好宜生已经不具备办理房屋贷款或更名过户的能力,却仍然继续办理所谓的二手房中介业务。 警方查明,首家好宜生公司在2010年6月成立,2013年年末达到最高峰,分店达到20多家;之后,张某国大肆扩张,在小额贷款公司借了很多钱,2014年经营不善开始亏损;到2015年6月,一些营业部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哈尔滨市公安局香坊分局经侦一大队大队长刘书东介绍,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期间,张某国所有收取的客户购房款,基本上都没有用于客户的购房交易。他的资金主要用于公司的日常经营开销,比如说工人的工资、一些分店的租金、装修,以及打广告的费用。侦查员调查了好宜生的账目资金流向,从账目上看,购房者将钱通过POS机打到张某国、他妻子或他儿子的银行卡上,再由张某国提走,用于偿还小额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或者拆东墙补西墙。除了那45.5万元外,其余600多万元由于没有交到监管中心,就没办法继续履行购房程序,直接导致购房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交易。2018年1月,公检法机关对这起案件的定性达成了一致意见。据赵士伟介绍,他根本就不是想通过房屋交易来赚取合法利益,他实际上的本意就是想非法占有购房款,来用于别的目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诈骗。 就这样,经过哈市香坊公安分局几个月的全力侦查,全省首例房产中介纠纷案终于尘埃落定。 2018年1月24日,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好宜生合同诈骗案,同年12月26日,一审判处好宜生法定代表人张某国13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0万元,退赔42名被害人经济损失6192290元。 去年,生活报报道了多个二手房中介的房产中介不履行合同,卷钱失踪的报道,这期中,都涉及到了资金未监管这一重要环节。 2018年全年,哈尔滨市仲裁委共受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621件,比2017年增加近一倍。为防范房产交易的风险,哈尔滨市从1月2日开始执行了一项新政策,要求房地产经纪机构必须在银行开立资金监管账户,首付款资金未进入监管账户的,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予审批发放贷款。刘书东告诉记者,这起案件的成功审判,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都是非常罕见的,对今后类似这样的案件也起到了一个指导作用。 龙头新闻记者 黄迎峰 编辑 孙秀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