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题有招‖学会读题,规范答题

 山湖微波 2019-01-19

       

        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我们往往会立足于读懂文本,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把握文脉,然后再去答题。应该说这样做,效果是不错的,毕竟以往我们都是过多注重答题技巧的及套路的讲授,而没有真正意义上读懂文章。

       但在实际的复习检测中,我们依然会发现不少学生对题干没有重视,大多是匆匆一瞥,就急着落笔,结果没有注意题干中命题者的要求或者答题指向的暗示,导致方向性错误,甚至南辕北辙,答非所问,甚是可惜。

       在最近的一次作业检测中,我们现代文阅读选择的是波兰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的小说《灯塔看守人》(节选),小说的大体情节是:波兰人史卡汶斯基很早离开故乡,他一生参加过多场战争,老了应聘做灯塔的看守人,他在孤岛上开始了宁静而简单的生活,时常思念起故乡来,一天,他收到了一本来自波兰的诗集,美丽的诗篇使他心潮澎湃,哽咽不已,他一遍遍读着诗集,直到睡去,直到梦里回到童年故乡的怀抱……第二天,这位波兰老人因为失职而被解雇,只好再一次踏上漂泊的旅程,贴身携带的是那本永远割舍不下的诗集。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主人公最后因失职被解聘而不得不再次流浪,请探究这个结局的意蕴。(6分)”而我们的学生就在那里胡乱作答,没有章法。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命题者在题干中的思维暗示。

       其实,我们首先要学会读题,从题干入手激活思维,找准思考路径。比如这道题,命题者完全可以这样命题,“请探究小说这个结局的丰富意蕴。(6分)”而且两者的最终答案没有什么不同。那命题者为什么要在题干中有“主人公最后因失职被免职而不得不再次流浪”这样的文字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思考暗示,我们不妨把题干进行拆分理解成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①老人为什么会“失职”?说明了什么?②“不得不再次流浪”你体会到了什么?③此次“流浪”和以前有何不同?作者以此要表达什么?”把这三个方面问题想清楚了,答案自然就迎刃而解了。第一个问题,卡尔汶斯基因沉浸在对祖国无尽思念和忏悔之中忘记点灯而失职,由此表现了他对祖国无限的眷恋和热爱;第二个问题,卡尔汶斯基不得不再次流浪,遭遇不仅让读者同情,其人生命运太悲惨了;第三个问题,此次流浪老人怀带诗集再次流浪,但目光很亮,说明那本波兰诗集给他以鼓舞和力量,祖国在一个人遭遇苦难之时永远是他的强大后盾。

       对于参考答案,我们一般也要有自己的思考,不断加以修正,使此更合乎规范。比如这道题的参考答案是:表现了史卡汶思基对祖国无限的眷恋和热爱;突出了史卡汶思基苦难辛酸的命运,赋子人物强烈的悲剧色彩;表明了祖国和故土会给予苦难的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6分,每点2分)很显然这是一个直接给结果的结论性答案,缺少思维分析的过程痕迹,为了更加完美,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不妨把答案修改为:①因沉浸在对祖国无尽思念和忏悔之中忘记点灯而失职,表现了史卡汶思基对祖国无限的眷恋和热爱;②被解聘而不得不再次流浪,突出了史卡汶思基苦难辛酸的命运,赋予人物强烈的悲剧色彩;③老人怀带诗集再次流浪,但目光很亮,表明了祖国和故土会给予苦难的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以上仅是我在备课教学中的一点思考,不一定科学,还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附录:品读《灯塔看守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