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明诠|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苯墨子社 2019-01-20








颜真卿《祭侄文稿》

于明诠

––










《祭侄文稿》是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为追悼亡侄颜季明,又感颜氏家族“巢倾卵覆”,在极度悲痛中所写下的祭悼文稿。原稿为麻纸墨本,全文23行,凡234字,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影印帖本多种行世。鲁公此稿用笔奔放恣肆,淋漓纵横,通篇大气磅礴,雄奇豪宕,其满怀家仇国恨的悲愤之情溢于笔墨之外。正如后人所评,实为鲁公“凝刻心魄、收摄血泪”之作。然而,作为一件经典式的艺术作品,此帖受到后世书家的一致推崇,特别是元代鲜于枢称此稿为“天下第二行书”,将其与被历代书家奉为行书圭皋的王羲之《兰亭序》相提并论,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此稿背后的这一悲壮故事,而是因为它在“二王”行书脉系的发展演进中,具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 颜真卿《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一、《祭侄文稿》的艺术价值及其地位


魏晋后期以羲献父子为代表的书家创立了书法史上第一个行书艺术的高峰,自此便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二王”行草书派,它所着意刻划的那种潇洒绮丽、醇雅俊逸的“魏晋风度”,使历代陶醉于行草书法的书家们着迷和留连,这种风格对于中国书法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然而,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出现,却在“二王”行草书系的发展中另辟蹊径,开辟出了行草艺术的一片新天地。鲁公此稿及其在公元764年所写的《争座位稿》(又称《与郭仆射书》),在传统笔法中揉入篆籀笔意,变折釵股为屋漏痕,结体也变背势为向势,易方为圆,创立了与“二王”系派行书相并行的“颜行”书派,为后代书家的行书创作提供了新的参照模式。此后书法史上宗王与宗颜两派此起彼伏,交互影响和融合,使行草书法艺术的发展更加众彩纷呈,如唐代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明代王铎、傅山,清代刘镛、何绍基、翁同和等,无不受到“二王”行书与颜体行书的双重影响而卓然成为一代大家。



二、《祭侄文稿》的艺术特色及其技法浅析


1、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


所谓篆籀笔法,故名思义即书写篆籀书体的运笔方法,即指行笔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这种篆籀笔意的表现就是,线条凝练,富有立体感,而且点画持重浑穆,遒劲朴厚。初唐张旭是以篆籀古法作大草的杰出书家,作为其弟子,颜真卿是“颇传长史笔法”的。若将此稿同世传张旭的《古诗四帖》相对照,是不难看出两者在笔法上的共通之处的。鲁公此稿以篆籀笔法作行书,易方为圆,改变了方头清瘦的“二王”行书面貌,颇具新意。因此,近代马宗霍曾谓鲁公“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意于古法之外”,可谓中肯。但观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炼,正所谓“细筋入骨如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同时,从笔法看,鲁公此帖随处可见古人所说的“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等笔法意蕴盎然于纸上。


2、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


先看结体。“二王”一系行书在字形结体上的基本特点是茂密瘦长,秀逸妩媚。而鲁公此稿在结体上却一反这一面目,变瘦长为宽绰,易茂密为疏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张体势。点画间随处可见那种外拓之势,尤其左右偏旁,无论相背或相向,都夸张成为一种弧形结构,顾盼呼应,形散神敛,这与其颜体楷书的结体特点极为和谐一致。再看章法。颜鲁公此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相类,均属草稿式样,在章法上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不计工拙无意于佳,甚至连圈点涂抹的痕迹也随处可见。然而正因为如此,由于书写者具备了娴熟的用笔技巧和卓越的艺术才情,在通篇不衫不履式的挥写间,却自然地达到了一种生动多变、团练一气的艺术效果。通观此稿,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位刚烈耿直的颜鲁公在挥写时感情的起伏和心态的宣泄。行笔忽慢忽快,时疾时徐,欲行复止。字与字上牵下连,似断还连,或萦带娴熟、或断笔狠重;或细筋盘纡、或铺毫直下,可谓跌宕多姿,奇趣横生。集结处不拥挤,疏朗处不空乏,正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深得“计白当黑”之意趣。再看行与行之间,左冲右突,欹正相生,或扭结粘连,或戛然而断,一任真情挥洒而不作丝毫雕饰。尤为精彩的是末尾几行,由行而转草,迅疾奔放一泻而下,大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与开头几行迟涩凝重的章法恰好形成鲜明对照,充分体现了书写者的心情变化轨迹。


3、渴涩生动的墨法


鲁公此稿通篇渴笔较多,且墨色浓重而枯涩,足见墨法的生动。这大概与鲁公当时书写时所使用的工具(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浓墨、麻纸)有关。这样的选择未必是鲁公当时刻意而为,但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鲁公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稿中可见,线条圆转却不光而毛,萦带流畅却疾中寓涩,这种墨法与“锥画沙”、“印印泥”的笔法相辅相成,极富神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高难度的用笔用墨方法,要真正掌握它,我们在临习中必须细心体味并反复练习中锋行笔的运笔方法,笔杆略向前倾,以增加行笔的涩势;墨需略枯,宜用渴笔。而且,特别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否则,就必然导致“枯、焦、燥、瘦、扁、薄、疲、弱”等弊病。刘熙载曾说:“用渴笔分明认真……,必每作一字,笔笔皆能中锋双钩之”(《艺概》),此语可谓点中要害。



三、临习建议


▲ 于明诠临颜真卿《祭侄文稿》(2003年)


临习《祭侄文稿》,似应注意三点:


一是要注意气韵格调,悉心体味并把握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律动规律。以此为契机,再去研究和掌握笔法、墨法和章法等。但在具体的临习、借鉴中,我们并不一定刻意追求那种悲怆的情调。


二是要注意借鉴变通。临习此稿,应参照临习鲁公的另一经典式帖本——《争座位帖》,该帖是鲁公作《祭侄文稿》六年之后所书,其笔法更加成熟,米芾曾评曰:“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而且,此帖比《祭侄文稿》字数更多。若将两帖间替临习,自然会大有裨益。


▲ 于明诠临颜真卿《祭侄文稿》(2015年)


三是应在临习时,参照张旭、怀素的大草帖本。行书与草书之间本来就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限,行书字中借用草字笔画,行书中杂以草书是非常普遍的,鲁公此稿尤其如此。据粗略统计,约三分之一的字完全可以算作标准的草字。张旭、怀素是用篆籀笔法作大草的杰出书家,而且,鲁公早年曾直接师法张旭,其行书中的篆籀笔法正是乃师所传。因此,参照旭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知道鲁公笔法之源,而且有助于我们学习草书。






主 编:刘 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