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太宗带头引领唐碑风尚,难怪唐朝大书法家那么多!

 昵称32901809 2019-01-21

唐代的墓碑数量众多底蕴深厚,书法精妙,雕刻精湛,可谓撰、书、刻皆名流,呈现出墓碑艺术化的繁盛局面。这得益于唐代出现的“护碑”法律条文。《唐律疏议》条称:“‘五品以上,听立碑;七品以上,立碣。茔域之内,亦有石兽。’(《丧葬令》)其有毁人碑、碣及石兽者,徒一年。”在这样一个护碑的时代,丰碑巨碣,目不暇接碑文、书法、刊刻和工艺装饰等尽显大唐气象,在碑的设计上达到了一个巅峰。至此“唐碑”成为后代的碑刻范式。

唐太宗带头引领唐碑风尚,难怪唐朝大书法家那么多!

唐 李寿墓志

唐代涌现了一批由皇帝亲自撰文或由皇帝降旨敕建的御碑。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率先垂范,在一些功勋卓著的名臣去世后,亲撰碑文纪念、表彰。如魏征的墓碑为唐太宗亲自起草并书写;唐高宗李治为李勣作碑,亦御笔《明征君碑》等;唐睿宗李旦亲撰的御碑《杨氏碑》;唐玄宗李隆基为大臣作碑颇多,如《一行和尚碑》《阙特勤碑》《忠宪公裴光庭碑》等。

唐太宗带头引领唐碑风尚,难怪唐朝大书法家那么多!

唐 《明征君碑》

帝王参与写碑,这一行为在封建社会里,带来的新气象是不以写碑、刻碑为苦,而是一种无尚的荣耀和神气。至此在墓碑上留下撰文、书刻者姓名成为一项甚为高雅而庄重的事情,逐渐形成了墓碑的高规格体例。上有帝王亲自写碑著文的所好,下有无数人撰文、刻碑的所效,乃至著名文士、书法家、书刻家高手辈出。

唐太宗带头引领唐碑风尚,难怪唐朝大书法家那么多!

唐 《明征君碑》 碑阴二字为唐高宗所书

撰文者有唐初知名文人岑文本、许敬宗、李义府、于志宁、上官仪等。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大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都写过大量碑文和墓志铭。据考,在韩愈的文集中,他所撰写的碑志文字就占全部文集的12卷之多,其中碑志文《曹成王碑》《贞曜先生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出自大文学家、大诗人、大学者之手的碑文墓志,极具文采和思想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值得予以重视的一种文章品类,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地位。

唐太宗带头引领唐碑风尚,难怪唐朝大书法家那么多!

唐 显庆二年 《李靖碑》

书碑高手更多,先后涌现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陆柬之、王知敬、柳宗元、勤行、王士则、柳公权等等。书体风格多样,或清秀端庄,或瘦硬飘逸,或遒媚多姿,或劲拔不羁,无不精整可喜,别同时也孕育和造就了众多刻碑高手。

唐太宗带头引领唐碑风尚,难怪唐朝大书法家那么多!

李寿墓龟趺 唐

有些墓碑集多个“名”家特色于一体,故赞叹为“二绝碑”“三绝碑”。如《李晟墓碑》,李为唐西平郡王,裴度撰文,柳公权书字,俗称“三绝碑”。《温彦博墓碑》,岑文本撰文,欧阳询正书;《李靖墓碑》许敬宗撰文,王知敬书丹,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