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探究】建设与投运无缝对接的基础是什么?

 不二BPANDA 2019-01-21


        本场三期工程正在逐步展开,为确保2022年的亚运会前三期工程顺利投运,2019年必将是一个关键年,2020年会是一个攻坚年,2021则是一个冲刺年。赢得了2019,必将赢得三期工程的顺利投运!

        现阶段的所有工程建设除了高架,均为三期工程的前期临时配套工程——航站楼前停车场的搬迁工程。即:P1/P2/P5/P6以及非机动车停车场(另外还将建设一个P4停车楼)。然而这个开端并不理想,各种乱象频发……应了一句俗话——万事开头难。因此,希望本文能为三期工程的建设和投运顺利开展贡献一点思路。


NO.1
名称问题与投运工作的关系


        一直以来,我通过各种渠道提交了N次《关于确定本场道路以及楼宇官方名称称谓的意见》,但是一直都没有被重视。甚至在过去的N年里,还有很多的道路是没有名称的!

图片拍摄于2014年

现该道路名称为:翔天路&航安路


        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成本付出有很多,比如:1、因为表述不清而产生的沟通成本增加;2、旅客认知的培养和扭转成本巨大,各类导航软件几代道路名称混用(如下图),影响旅客出行等等;3、标识标牌的不断重复更新。


红色字体为第一代道路名称

蓝色字体为第二代道路名称

 黑色字体为第三代道路名称

(请横屏看图)


        现在看来,那时的不完整名称是不可取的,有损机场形象的。因此在2016年G20期间有了完整的第三代道路名称,沿用至今。同理,航站楼的名称也是一再变化,更不要说其他楼宇的名称。

  • 第一代航站楼名称

黄色区块为T2航站楼

绿色区块为T1航站楼

蓝色区块为T3航站楼


  • 第二代航站楼名称

黄色区块为A航站楼

绿色区块+蓝色区块为B航站楼


  • 第三代航站楼名称

在T1屋面改造完成后,我们已经无法辨认出哪一部分为绿色区块还是蓝色区块。

黄色区块为T2航站楼

其余为T1+T3航站楼


改造后的T1+T3


改造前的T1+T3



        原公安安检楼(原简称为:公安楼)因为公安大楼建成投运后,搬迁了一部分的公安功能,同时为区别公安大楼的称谓,公安安检楼于2016年改名为物业安检楼。虽然我一直建议不能用功能来命名大楼(因为功能会经常变化)。但是物业安检楼的名称依然被确定并使用了起来。意料中的事儿发生了,这个唯一标识了大楼名称的地方赫然标注了另外一个名称——公安物业楼

图片拍摄于2019年1月

P5停车场(物业安检楼区域停车场)标识牌
&翔飞路边二级标识牌


      一方面,官方楼宇名称未公示,不固化,员工以及旅客随意称谓,几代名称混用;一方面正常的名称变更后各类标识标牌未能及时变更,同样造成了几代名称混用的乱象。比如:蝶来大酒店的名称变更于2016年,至今已使用了近3年,但是本场很多标识上还是浙旅大酒店。

该标识牌摄于2017年9月


      细心的朋友们一定纳闷了,咦,开头不是说P5停车场是旅客停车场么,怎么会是物业安检楼区域停车场?现在的P6停车场可是机场货站区域的停车场哦。难道这两个现有停车场都要同时废止?不废止的话,本场有两个P5两个P6共存是否合理呢?

图片拍摄于2019年1月

机场货站停车场


图片拍摄于2019年1月

尚未启用的P5停车场(空港大道南侧)


      其实我也纳闷了呢!而下面这个标识标牌再一次地打蒙了我,我们!这个位于翔飞路上的标识牌是这样指示的。我彻底晕倒!这是要把旅客和员工一个不留地一起搞蒙的节奏啊!

P5你到底在哪里?!

翔飞路上的P4&P5停车场标识牌(被遮挡的文字是P4)

图片拍摄于2019年1月


小结:

    目前所有的名称问题源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下名称信息的永不磨灭性,更没有充分理解固化名——官方名称的重要性!要完成工程建设和投运的无缝对接,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正确的旅客(员工)认知万变不离其宗,固化旅客(员工)认知从现在做起。

      每一个阶段都要与未来投运的三期工程相匹配。尽可能地兼顾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的建设。道路和楼宇,包括停车场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唯一的、可持续发展的名称。只有这样才能让旅客不会有太多的认知上的重复改变

谨记

给别人需要的!

不是给与别人你有的。


NO.2
运行模式与投运工作的关系


        三期工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引进了“交通中心”,这与现行的区域化管理模式有着一定的冲突,到底是GTC独立还是融入TOC或者说POC呢?即便是目前确立的IAC模式,也依然有这样一个问题——GTC到底归属哪个区域?

      目前,三期建设开展的项目中大部分位于场区,那么场区中心应该在此承担怎样的角色呢?先来看看这个案例——至今尚无官方正式通知的两处封道,如何让员工及旅客在措手不及的认知过程中安全工作和出行

1、蝶来酒店入口封道;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让小编带您进入蝶来酒店

图片拍摄于2018年8月


2、贵宾区入口封道(暂时封道)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让小编带您进入贵宾区

图片拍摄于2019年1月


        由此看来,不及时通告的封道对安全运行是有风险的。特别是贵宾区入口封道。原先利用该通道步行至南工作区的员工,只能战战兢兢地行走在没有人行道的空港大道上!


小结:

    区域化管理的灵魂是:信息集中,资源共享,协调指挥。因此区域的事就应该由区域来处理,区域里所有关于人、财、物、流方面的信息都应该集中到区域中心,继而由区域中心通过资源共享,协调指挥来确保本区域的安全运行。显然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就是没有真正做到区域化管理,没有理清运行模式与投运工作的关系。


谨记

区域的事,区域负责



NO.3
建设与投运工作无缝对接的
思想基础

        早在2012年,我作为二期投运办的一员,在遇到工作上的困难后写成了《年底,我要结婚了》的文章。然后,用心转达各投运联络人,影响他们,统一思想。
        只有统一了思想,每件事情落实到人,有过程监督,有结果考核才能做好一个项目,做好投运工作!发布在我的QQ空间里,朋友们是这样评说的——


年底,我要结婚了!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很好奇——真的吗,你要结婚了?还是年底结婚?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今年4月,我被借调到二期投运办,工作重心由原来部门的投运联络转移到了投运组织工作上。在投运办的5个月,让我深刻体会到,投运工作没有“年底,我要结婚了”这种紧迫感,是很难统一认识并开展工作的。于是,我提出这样一个比拟,希望能得到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做好接下来的投运工作。

年底,我要结婚了!我会有很多工作要做:房子要装修,婚纱照要去拍,喜糖要去买,酒席要去订,喜帖要去写,司仪要去请,婚车要去租……千头万绪,但都必须一一落实,否则结不了婚!于是我将所有要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排出了一张计划表,将任务分解给我的亲朋好友们。

为了重视起见,我专门请了小李帮着盯着装修的进度和质量。眼见着离预定的完工期越来越近了,小李来跟我说房子装修这事大体是可以按时完成的。那么,我这个准新娘年底能结婚吗?爸爸,过来帮我看了一下后,一边宽慰我道:别急,还有时间,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自乱方寸!随即对我的计划做了调整,并亲自与装修单位沟通,要求增加人手,特别是增加老师傅,以减少返工的内容,加快工程进度。当然我还许诺会邀请他们参加我的婚礼哦!

这边,爸爸帮我盯着装修单位,那边我继续按计划做好其他事情,因为年底我要结婚了,计划中的每件事情都是必须完成的。该买的衣服还要去买,该订的酒席还是要订。因为结婚是一件不容儿戏的事。这个是我的事情。难道拍婚纱照可以找别人?新郎新娘的衣服可以叫别人买?……想来所有的新郎新娘都不会认为——这个不是我的事情,是别人的事情;也不会认为——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不是我造成的;更不会只纠结梳理问题的前因后果上而迟迟不作为。

当然,不管房子有没有装修好,我还是需要提前去看看水管在哪里,电表在哪里,龙头应该怎么用……否则结婚后住进来了,装修单位走了,怎么用都不知道,还怎么度蜜月、过日子啊!这个是我的事情,装修公司不会操心,但相信他们还是能理解,这不,他们一边狠抓工期,一边还是会耐心教我的。

年底,我要结婚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拟。这个“我”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们全公司。二期二阶段工程投运,我们准备好了吗?如果大家都有“年底,我要结婚了”这种紧迫感,相信我们可以把投运工作做得更好!



小结:

       建设和投运,看似一前一后的两件事情,但是如果投运工作没有提前量,工程建设没有实时跟进使用单位的合理化建议,那么建设和投运的无缝对接就是一句空话!

        实际工作中,由于两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只有双方都清晰地认识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投运、是使用,以及投运的目标时间是亚运会前(2021年年底前),建设与投运的无缝对接才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换言之

投运方:

需要心系投运时间

了解建设的可实施性

合理地提出需求

建设方:

工期可接受的条件下

尽可能地配合完成建设



NO.4
建设与投运无缝对接的
方法

      作为一期指挥部的员工,经历过工程建设的不易;作为机场公司的一线员工,深知工程质量好坏对运行的影响;而通过近两年的二期工程投运组织工作,以及考察学习了全国多个机场的投运工作,更让我理解到了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妥协和博弈。如同《大江大河》中水书记说的那样——这个社会是分工协作的,“同别人协作,要放慢自己的脚步,让别人跟得上。”而“工作往往是在妥协和博弈中完成的,这就是和光同尘的精髓。”
        因此,在二期工程投运后我用心撰写了《二期工程投运总结》。结合多年来对区域化管理模式的研究,2017年完成《区域化管理模式下的三期投运工作设想》。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区域化管理模式下的三期投运工作设想》


以下为《区域化管理模式下的三期投运工作设想》提纲


建设与投运的联动基础


1、组织框架

以组织领导为主线的组织框架:

以工程投运接收项目为分类主线的组织框架

2、组织形式

以实际开展联络工作为主线的各类组织形式

联席会

微信群

3、对外信息发布的重要性

三大区域各自形成所需发布的信息,由机场公司确认后发布。其他各相关单位都无权实施尚未发布信息的各项建设,特别是影响旅客流程的建设。


投运工作的要点

投运需要适时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投运后的机场资源编号方案的确定与切换工作

2、投运后的三大运行管理模式的确立与航空公司通气

3、投运后的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工作

4、投运后的各资源分配

5、投运开办费的确定与实施


建设与投运的联动方式


建设与投运的同步实施需要相互配合的几个方面

1、按投运日的倒排计划与计划追踪

2、使用单位专项验收工作计划与落实

3、使用单位需求座谈会与使用单位现场走场

4、工程移交、资料移交及管理交接


投运演练与试运行的工作要点


1、演练检查单及投运检查单的制定和跟踪落实

2、演练准备工作

3、投运日准备工作

4、投运后的投运工作


小结:

      这不是海市蜃楼,而是源于基层实际,通过实践而形成的建议,具有可操作性。




NO.5
三期建设期间交通组织建议
(2018.8.16)

        航站楼前停车场外迁以及三期工程建设期间都将极大地影响着机场的正常运行。这与大杭州的人们正在经历的地铁建设所带来的不便是不同的。目前散落在场内的几个停车场,未来都是要靠摆渡车10分钟/次的频率来配套保障的。道路资源有限,却要承担新增的场内旅客摆渡车(原有场内员工摆渡车维持原状)以及新增大量工程车辆,旅客安全出行保障工作何其之难!

图片拍摄于2019年1月

因此,我于2018年6月向省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如下:


一、影响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一项亚运工程,是一项必须在2022年建成投运,迎接全亚洲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前来杭州的工程。该项工程施工用地范围占了除飞行区、航站区以外的场区1/3的地盘。目前该项工程尚在逐步展开的过程中,但对整个杭州机场的正常运行已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旅客进机场,从西大门到航站楼2公里的路程需要耗时在10分钟左右(该数据2018年7月底时采集)。而未来全面铺开三期工程后,大型施工车辆的进出势必将对整个机场的运行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作为机场员工,更作为杭州市民,向你们做如下建议。


二、建议

1、未来场内(杭州机场西大门以东)仅限公共交通(大巴、出租车、工作车辆)、施工车辆以及货运车辆通行;

2、所有网约车、员工车辆一律停泊在场外(杭州机场西大门以西)停车场,利用免费摆渡车摆渡至场内;

3、场外(杭州机场西大门以西)选址建设大型停车场以及出租车服务区。


距离亚运会只有4年,留给杭州机场建设的时间只有三年。只有多项措施并举,才有可能让这个工程顺利地开展,也顺利地确保旅客安全准时出行。希望能引起领导们的重视。


这个建议最终交由机场集团来回复。场外用地成了梦想
今天看来,这依然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至少工程建设可以少一些干扰因素
至少旅客可以不被搞晕
至少员工可以顺利开展工作
……

当时还配套编写了《三期建设期间的交通组织建议》,如下:

一、背景条件:


二、舍得&平衡


三、基础服务&解决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