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心脏病的四个征兆(失眠、大便不规则、手足冷、胸痛),脏结汤(脏腑间痰湿阻隔,生附炮附共用夹击),阳明证(纯热症苔黄干大渴,无死症,太阳失治或伤津液传阳明、自发阳明、少阳利尿多传阳明,胃肠实症,印堂痛),黄芩汤-肠炎热利腹痛,黄连汤-胃炎胃痛。”
01 — 补充:心脏病与脏结 心脏病治愈的几个表现
停药的标准为此四点,停药后保持心情愉快、开心。心脏病,症在病之前,出现失眠、大小便不规则、手脚冷、胸痛,就要开始动手治疗。 脏结:脏与腑之间痰湿阻隔,即消化系统与内脏系统之间痰湿阻隔。很多慢性病吐白痰。
生附子 炮附子 02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黄帝内经之灵枢,第二十九篇师傅、第三十篇决气、第三十二篇平人绝谷、第三十三篇海论,与阳明篇、肠胃病关系密切。
阳明病的来源
阳明无死症,到阳明不再传经。有的人会一辈子便秘,应该及早治疗。 生病时吃五分饱,平时吃七分饱,保持饥饿,才会逼出胃气。胃气代表了免疫力。 阳明症为纯热症、纯实症,没有寒证。 03 — 条辨一九四: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 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发汗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利小便,胃中燥实,大便难是也。 太阳阳明:由于太阳表证失治转阳明。发汗来自肠胃津液,肠胃津液来源为脾,发汗太多会约束到脾。 正阳阳明:病发自阳明经,如吃味精。 少阳阳明:由少阳转来。(病愈的过程) 太阳病传经的两种可能
04 — 条辨一九五: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阳明篇之胃,不单指胃,包括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 肠炎,热利、腹痛,用黄芩汤;胃炎,胃痛,用黄连汤。此两种均为热,非实。 阳明病为实,即有东西堵在里面。 几中头痛:
其中,阳明头痛(印堂痛),为实症,舌苔黄干、大渴、欲饮冷水、肚子拒按,有燥矢堵在里面。 05 — 条辨一九六:问曰:何缘转阳明病?答曰:太阳、少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小便与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为什么会转为阳明病? 病在太阳或少阳,太阳发表,少阳利尿,发汗太过,小便太多,津液发散太多,造成胃中干燥,因而转阳明。 阳明病是因为津液被伤到造成的。 不更衣,即不上厕所。便秘、内实。 肠胃津液受伤,产生燥矢,一律为阳明症。 06 — 条辨一九七: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阳明症为纯热症,看不到寒证,不怕冷,全身热,流汗,口渴,手脚热。 07 — 条辨一九八:问曰:病有得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得病一日,即一候,6整天(7虚天),病要传经,要么完全自愈,不然就会传经。 08 — 条辨一九九: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虽,是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症也。 本来表证,进入阳明后,表证就没有了,不恶寒了。 肠胃功能非常强大,能够消化任何东西,如大自然的土地,能承载万物。 病倒了阳明,就停住了,但不代表不用治疗。便秘治好了,皮肤才会好,脸色会好,否则长痤疮。 脸部:承泣、四白、居髎、头维、下关、颊车都是阳明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