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SCO GI 2019︱REFLECT:仑伐替尼 vs 索拉非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的3期非劣性...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1-22


研究及目的:仑伐替尼作为抗VEGFR1-3,FGFR1-4,PDGFRa,KIT和RET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难治性甲状腺癌、肝癌中,且仑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作为治疗晚期肾癌的一线方案,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既往REFLECT研究显示仑伐替尼和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13.6个月和12.3个月,仑伐替尼和索拉菲尼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24%和9%,提示mRECIST标准评估的ORR可以作为预测OS的独立因素。然而该研究结论仍需进一步论证,在此我们回顾性分析mRECIST标准评估的OR与OS之间的关系。


方法:共入组954例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仑伐替尼治疗(体重<60kg者给予8mg>mg2/日),主要观察终点为OS,次要观察终点为PFS、TTP、ORR和生活质量,依据mRECIST评价肿瘤治疗疗效,运用Kaplan-Meier法、Landmark法和Cox回归分析两组的生存情况。



结果:中位OS为13个月,其中仑伐替尼为13.6个月,索拉非尼为12.3个月,仑伐替尼的ORR、PFS均明显优于索拉非尼(24.1% vs 9.2%, 7.4个月 vs 3.7个月),而治疗有效组(CR+PR)的中位OS为22.4个月,明显优于治疗无效组(SD+PD)的11.4个月,运用landmark法矫正时间带来的偏倚,以2、4、6个月为截点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显示2、4、6个月时治疗有效组的中位OS分别为16.5个月、16.8个月和15.8个月,均明显优于治疗无效组的中位OS,为11个月、10.2个月和10.9个月。多因素方法分析显示门静脉受侵与否、AFP基线水平情况、肿瘤部位个数、HBV感染与否、既往接受过治疗与否、仑伐替尼和索拉非尼药物的选择和OR均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结论:mRECIST标准评估的OR是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此外门静脉受侵与否、AFP基线水平、肿瘤部位个数、HBV感染与否、既往接受过治疗与否、仑伐替尼和索拉非尼药物的选择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有效的患者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点评


2018年肝胆胰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主要是肝细胞癌的临床诊疗上的选择有比较突出的进展,索拉非尼独占鳌头10年,如今肝癌的靶向治疗有了全新的两个选择,索拉非尼一线失败后瑞戈非尼的全程管理模式,以及仑伐替尼III期临床试验非劣效于索拉非尼,成为一线选择之一,且基于mRECIST的评价OR模式可以独立预测预后,成为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