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1-22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位于唐山市滦南县潘家戴庄村。1952年,唐山地区专员公署主持在潘家戴庄村西南建“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同胞纪念塔”。1967年,滦南县增建纪念馆,陈列惨案遗物。1971年,滦南县革命委员会将纪念塔迁至“千人坑”惨案遗址处,更名为“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烈士纪念碑”,1976年毁于唐山大地震。1991年7月7日,滦南县人民政府重修惨案遗址纪念碑,1997年11月动工修建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2000年12月9日正式开馆。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总体布局由南到北,依次为纪事碑、悼念广场、纪念卧碑、冤魂墙、下沉广场、陈列主馆,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两侧有音像室、接待室,埋人方坑和合葬墓相互衬托,是一个集惨案性、遗址性、纪念性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

主馆中心屋架造型,让人想到潘家戴庄三天三夜大火后的残垣断壁,两端高悬的大铁钟,象征着警钟长鸣,教育后人勿忘国耻。

黑色花岗岩冤魂墙,密密麻麻地按姓氏、性别、年龄刻写着遇难者名单。1280名遇难同胞中,有女性672名,儿童385名,其中最大的91岁,最小的不满周岁。所刻“1942”和“1280”醒目大字,昭示人们不要忘记1942年有1280名同胞在这里遇难。

“尸骨陈列馆”是馆中之馆,重中之重。在103 平方米的长坑遗址,原状陈列着21具尸骨个体,其中9具成年,12具未成年;发掘时出土的“良民证”、手镯等多种文物也陈列其中。形态各异的累累白骨,让人感到一种心灵的震颤。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