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六经随想

 jiezhukuaile 2019-01-22

随想,就是随意所想,随心随意随想随写,自娱自乐,不做临床依据。

“六经”,其实是后人加上去的,《伤寒论》中并没有六经的概念。《伤寒论》说的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即三阴病三阳病。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三阴三阳者,阴气阳气的多少也。太阳为巨,阳明次之,少阳为始,太阴为盛,少阴为衰,厥阴为竭。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重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太阳病主要症状: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外常见发热,故太阳为巨阳(阳气之巨,阳邪之始),病位在表在上。

阳明主要表现:脾约,胃家实,胃中燥烦实,大便难,大便硬,身热,汗自出,濈濈然汗出,濈然微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潮热,谵语。病位在里在胃肠,为阳之次者(阳邪之盛者)。

少阳病常见症状口苦、咽干、目眩,目赤,两耳无所闻,胸中满而烦,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病位在半表半里在孔隙、腔窍,为阳结,为阳之少者。

太阴病常见症状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不渴。病位在里在胃肠,为阴之盛者,阴胜则阳病(阳不足)。

少阴病症状:脉微细(亡阳也),但欲寐(阳不足),渴、小便色白(虚(阴)故引水自救,下焦虚(阳)有寒),而口中和,其背恶寒,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表证),咽痛,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口燥咽干,口干燥(阳邪盛)。病位在表,阴之衰也,阴病则阳盛(阳邪盛)。

太阳、少阴,病位在表,太阳为多气多血,少阴为气血不足。(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厥阴病症状: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厥热往来。为阴之竭者,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并非阴在内阳在外,也并非阴在外阳在内,阴阳不能离开对方而存在,否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但不同时间不同部位以阴或阳的气化为主。水在上火在下,为既济卦,为泰卦,厥阴为上热下寒,为阴阳离决之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