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衙门”的机构是怎样划分的

 思明居士 2019-01-22

明朝宦官机构

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十二监是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神宫监、尚宝监、尚膳监、印绶监、御马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四司是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八局是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这些监司局又总称“二十四衙门”。“衙门”,本是官僚机构的称谓,明朝人把宦官机构称之衙门,就说明宦官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已相对稳定,成为国家权力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司礼监是“十二监中第一署”,也是二十四衙门之首。

司礼监设提督太监一员,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四五员或八九员,掌司、典簿无定员。提督太监侧重于内廷的管理,掌印、秉笔、随堂太监侧重于处理外廷的事务,二十四衙门、陵寝等处宦官的人事管理也由提督太监掌握。掌印、秉笔、随堂太监掌管批红、传宣谕旨和提督东厂。批红本是皇帝的事情,但宣德以后多由司礼监代行。

司礼监之下子机构由文书房、礼仪房、中书房、御前作等,皆由掌印太监或秉笔太监提督。

司礼监还有外差。重要的有南京正副守备太监二员,辖南京内府二十四衙门及孝陵神宫监,职专护卫留都,为天子三千里外亲臣。天寿山守备太监一员,辖长陵等十二陵掌印、佥书、工部厂掌司等官,职专护卫陵寝。凤阳守备太监一员,辖佥书数十员,职专护卫皇陵,兼管高墙犯罪宗室。湖广承天府守备太监一员,辖佥书数十员,提督承天、荆襄地方,护卫显陵(明世宗父亲的陵寝)。太岳太和山(即武当山)镇守太监一员,辖均州等处,经管该山香火、羽流。以上这些外差太监常乞请地方事务,实际权力往往超出职守。

东厂是掌管侦伺缉捕的特务机构,以其内署在东上北门而名。其外署在东安门外迤北。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设。有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一员,简称总督东厂或提督东厂,厂内则称督主、厂公。提督东厂例由秉笔太监中最受皇帝宠信的一人兼任。东厂之外,还有西厂和内行厂。西厂见于宪宗、武宗两朝,内行厂则仅见于武宗一朝。

明朝“衙门”的机构是怎样划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