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解码《道德经》-乌鸦子版(1-9章)

 hnhksyf 2019-01-22

古诗解码道德经 

Dao De Jing UnderstoodThrough Ancient Poems

原著:老子,李白,屈原,陈子昂等

(AUTHOR:LAOZI,LI BAI,QU YUAN, CHEN ZI-ANG,ETAL )

 注解: 乌鸦子 (ANNOTATOR: WU YA ZI)


前言:我最初是把《道德经》与美国宪法对比。 

URL: http://taolaw./2017/04/meets-us-constitution-preamble.html 

后来想,也需要中英文双语翻译。 

https://www.amazon.com/Bilingual-Dao-Jing-translation-Translation/dp/1949167003/ 

然后发现需要比较现代科学,比较简单直接的白话文翻译, 就完成白话文翻译:http://sansudaoist./#_5 

原文版本主要是曹魏王弼版,偶尔也有河上公版和其他版本。过程中发现很多美国华人还没有看过道德经,更是不知道《道德经》与脍炙人口的古诗特别是唐诗的渊源。 海外华人传承尤其不易,一无传统语境,二无传统信仰,三无传统美学。道诗,起源于先秦。 老子《道德经》以极度精简诗歌形式,阐述科学历史无穷奥妙,堪称道诗之鼻祖。 然后屈原,曹操,嵇康,阮籍,刘琨,王羲之谢安,陶渊明,代代传承。 崇尚简约朴直,至情天真。至唐代,唐皇以老子为宗,尊道教为国教。 《道德经》空前普及,道诗也空前繁荣。 陈子昂好道任侠,改革诗歌;弃南朝诗歌旖丽堆砌,主张返璞归真。 然而陈子昂生不逢时,遇到武女皇佛教为上的时代,陈子昂遭迫害,狱中冤逝。 但是道诗风骨,随着武则天去世以后李唐归位,找到下一代继承人:道士李白。如果唐诗十斗,道诗约八斗。 道诗其中,陈李又要占八成。所以按照道德经章节收集的诗歌有很大部分出自李白,陈子昂,及以上诸位诗祖。 排序选择并不重要。 

这本书收集受《道德经》影响的诗歌,或者印证《道德经》的诗歌; 

我的目标是复原华夏曾经尊道重德的精神面貌,诗人悲欢离合,历史兴衰祸福,以资海外传承。 载诗魂抱一,侠骨存丹青。感谢家人对我的支持一如既往。 

爱以此书献给 L.A.E.C.H.Wuyazi at Sansudao三俗道。

乌鸦子http://11.11.2018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一章 道可道 

道可道 非常道(可以言传之道, 非永恒之道), 

名可名 非常名(可以定义之名,非永恒之名)。 

无名天地之始(“无名”为天地启始状态), 

有名万物之母(“有名”为理解万物之源泉)。

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因此,往往实验设置“无”以求观察其奥妙),

常有 欲以观其徼 jiǎo(而往往实验设置“有”以求观察其细微)。 

两者同出异名(无-有,这两种设置,有共同背景,但是被不同冠名),同谓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都是玄之又玄,观察一切奥妙的法门)。 

注释:学习系统科学,可以理解为什么老子的《道德经》是华夏所有学术,包括科学,艺术,经济学的源泉。 复杂系统的每一个组成个体,都经过,“有”-“无”的状态。其作者老子,身为周朝历史学家,开篇就提出历史方法论。 “有”-“无”,实验对照,才能检验历史因果的奥妙。类似医学的双盲实验。有-无,验证以后,方能立论。 

唐诗: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 李白 

诗注:“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很多人读了第一句话就弃书不看。以上是李白的解释。 其实“道“并不深奥,如饥饱冷暖,自知然后能知人知天下。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二章 标准化的善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如果天下有共识,“美是美的“,那么这种标准化美学就邪恶了);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如果天下有共识,“善是善的”, 这种标准化善学就不善)。 

故有无相生(其实,有-无,状态其实是不断互相转换)、 

难易相成(比如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所以圣人办事不折腾), 

行不言之教(他的行为都是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协助万物自由发展而不推辞)。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拥有), 

为而不恃(帮助而不自恃), 

功成而弗居(功成而不居功)。 

夫为弗居 是以不去(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得到永恒)。 

注释: 标准化的美和善,总是有其破坏性副作用。 自我不可禁锢。《道德经》字里行间,透力作者强烈的“自我“。 所以《道德经》不仅是哲学,是科学,诗歌;为华夏浪漫诗人,屈原李白,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满树繁华,根在《道德》。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极端,后来章会详细解释。 

唐诗: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裴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 李白《日出入行》 

诗注:这首诗,有多处《道德经》《庄子》《淮南子》 出处。 唐诗道家,陈子昂,李白生命传承。盛唐之盛,皆因道纯。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三章 不尚贤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崇尚贤良, 使民众不攀比不伪装); 

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不珍爱难得之货,使民众不偷盗)。 

不见可欲 使民心不乱(领导者克制自己的欲望,就不会导致人心浮躁)。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使人虚心、务实爱身), 

弱其智 强其骨(使人思想淳朴、自强骨气), 

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无知无欲,从而类似圣人),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自作聪明者不敢折腾别人)。 

为无为 则无不治(施政以无为, 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注释:领袖推行简单淳朴克制。使人民自然自主,也类似领袖。 于是领袖和人民都可以自主。 

唐诗:

与尔情不浅,忘筌已得鱼。

玉台挂宝镜,持此意何如。

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

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李白

诗注:这首代求婚诗引王羲之坦腹东床的典故,阐述道家传统推崇的独特人格,坦荡疏朗,淳朴克制。唐诗之盛,因为贴近生活,交友,宴饮,边塞,怀古,婚嫁,送别,求职,无处不在。短小精干,如古代微博,微信。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四章 道冲 

道冲 似万物之宗(道似一个器皿, 好像万物的根源), 

渊兮 而用之或不盈(它深远啊,可是用之不尽)。 

挫其锐 解其纷(挫去锋芒,解开纷扰);

和其光 同其尘(和其光, 同其尘)。 

湛 zhàn 兮似若存(湛湛啊,好像存在着)。 

吾不知谁之子(我不知它的来源), 

象帝之先(它应该先于三皇五帝)。 

注释: “挫其锐,解其纷”。多次出现; 这是《道德经》重要的处理纠纷矛盾的教育。“和其光,同其尘“则描述光风霁月的胸怀。这一章开始老子的“水”题。 多次用水部首字,比如“冲”“渊”“湛”。 

唐诗:

有耳莫洗颍川水,

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李白《乐府·行路难》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五章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天地不考虑“仁”,无偏向), 

以万物为刍 chú 狗(把万物当作草做的祭祀狗,任凭自由发挥); 

圣人不仁(圣人不考虑“仁”,无偏向), 

以民众为刍狗(任凭民众自由发挥)。 

天地之间 其犹橐 tuó 龠 yuè 乎(天地之间,犹如大风箱),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虚空但无穷, 能量不断涌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言多必有偏向, 不如守中)。 

注释: 无为无欲,都是为了避免偏向和极端。 老子提倡“慈”,却不提倡“仁”。 

唐诗:

天地为橐龠,周流行太易。

造化合元符,交媾腾精魄。 

自然成妙用,孰知其指的。

罗络四季间,绵微无一隙。

- 李白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诗注:李白常做两种诗,一种微博,一种微信。 微信赠友,再由友人截屏传播。这首诗属于微信。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六章 用之不勤 

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 pìn(谷神无穷尽, 像是修身养息的母兽)。 

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母兽孕育万物,是天地根)。 

绵绵若存(绵绵不断的生命存在了), 

用之不勤(可以用,但是不要过分索取)。 

注释:环境保护,就是不要过分索取。 

唐诗:

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

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 

纷吾下兹岭,地闲喧亦泯。

门横群岫开,水凿众泉引。 

屏高而在云,窦深莫能准。

川光昼昏凝,林气夕凄紧。 

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

-李白 《北山独酌,寄韦六》 

诗注:诗人即使独酌,也要发微信。即使无所事事,也叫“养玄牝”。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七章 天长地久之道 

天长地久(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天地之所以长久), 

以其不自生(因为它不为自己而生), 

故能长生(所以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因此圣人谦退反而被拥戴), 

外其身而身存(超然物外反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yé(难道不是因为无私吗)? 

故能成其私(反而成全了圣人的私人理想)。 

注释: 不要完全自私,也不要完全无私。自我,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值得尊重。《道德经》多次肯定自我的智慧,可以运用于辨别祸福,长生久视,身存功成。 长久指 sustainability. 

唐诗: 

为君使无私之光及万物,

蛰虫昭苏萌草出。

-白居易《鸦九剑》 

诗注: 无私是上位者的职业操守;既然随时需要调解矛盾,确实不宜有过多利益纠葛。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如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斗), 

处众人之所恶(乐处于众人唾弃的下方), 

故几于道(所以水接近“道”)。 

居善地(起居善于选择地势)、 

心善渊 与善仁 (心态善于悠远、交往善于仁慈) 

言善信 正善治 (言语善于取信、政见善于治理)、 

事善能 动善时 (办事善用势能、行动善握时机)。 

夫唯不争 故无尤(惟有像水的不争, 故无患)。

 注释: 水文,治水,水利是古代历史学家的重要课程。《道德经》作为史学总结大纲,把水作为为人处事的模型。有所不争,才能有所争。有所利万物,才能有利。 

唐诗: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李白《公无渡河》

诗注: 水利,水害为一体;大禹治水,为华夏历史里程碑。 《道德经》成书时代,水害可能比较可控;水利更明显。 


《道德经 乌鸦子翻译》第九章 金玉满堂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赚钱再盆满钵满, 不如适可而止)。 

揣 chuāi 而锐之 不可长保(武器锋锐,不可长期维护)。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金玉满堂, 无人永保)。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富贵而骄横,自招倒霉)。 

功遂身退 天之道(完事就全身而退,才是天之道)。 

注释: 物极则反。 功名财锐,都有肇祸潜质。 

唐诗: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侠客行》 

诗注: 陈子昂和李白都有武侠梦。道家不羁自然天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