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维希安的雪

 风临酒把2 2019-01-22

【类别】布面油画
【规格】50×61.5cm
【年代】1876年
【作者】阿尔弗莱德·西斯莱
【收藏】西班牙,塞维利亚,贝拉斯阿特斯博物馆


昨天说到阿尔弗莱德·西斯莱的风格时,六月讲他是画风恒久远,诗意永流传,似乎有点调侃的意味,却是道尽了对他专注于印象派风格的那份执着的敬意,如诗一样的境界。看三国演义的人们会在诸葛亮军师与周瑜大督都的智斗中,常常能听到,或是直接由自己发出既生何生亮的感叹,若是六月再好事一些,将这份感受平移到莫奈和西斯莱他俩的身上,竟然有几分相似,历史中的艺术评论家们不乏有一样的发声者。


记得去年天鸽台风前来光顾时,不对,应该说是前年了,欣赏过西斯莱的一幅《洪水泛滥中的小舟》,实属为应景式感同遭灾受难的经历而作主题结合,然而,在这一点上却也发现了西斯莱身上那份诉诸灵魂,关联社会的那份责任和情怀。如马利港的洪水,总是牵动着他,一有发生,他就写生创作出一组作品,洪水泛滥后的景象被西斯莱用心捕捉,在他画笔下做着点滴的记录。他的画面传递的并不只有受灾的破败和悲凉,更多的是让观者能借景看到信心和希望。因为入画的内容井然有序,因为光色的调性纯朴光明。


评点一位印象派画家能否展现对光色较为完美的描绘技艺,通常会看这位画家能否将大自然中的两样画好,一样是水,另一样就是雪。个中需要的不只是对光色敏锐且精准的摄取采样,还需要有能耐与时间较劲,让如脉冲般的瞬间,平复消化到画面中。西斯莱曾在泰晤士河上画了近20幅画作,竟有艺评家形容他成就了“印象派的完美时刻”。接下来的时刻就来欣赏西斯莱路维希安绘制的《路维希安的雪》(Snow Effect in Louveciennes ),能否感受一下他呈现雪的完美。



西斯莱描绘的《路维希安的雪》不只是白色和灰色的碰撞,他对光色捕捉有其老道和锐利的异能,画中铺设着绿色、粉色、红色、紫色、蓝色等,丰富且大胆的用色,如此这般,怕是只有莫奈和他是一个班画出来的,能与之有一比。他画中的路维希安村落经他轻盈的笔触,飘飘然的描绘,顿时就像一杯拿铁咖啡一样,苍白色的雪是村落被披上的色彩,似乎是经调制后的奶油,可可色的房屋是村镇的本色,仿佛咖啡固有的醇香,充满油性的醇厚感,不干不涩,饱和并不强烈,拿铁的味道出来了,雪景的味道也这么出来了。


近景远景的处理,房屋林木的布置,街道人物的安排,都能体现西斯莱构图和色彩表达的能力,光亮明暗的强度,色调转折的微妙变化,都能表现的恰到好处。如前面说到《洪水泛滥中的小舟》,在悲凉处能见到希望一样,路维希安的雪营造的静谧的雪景能让观者体会到寒冷中的温暖,如寒风归家后,在屋子里正喝一杯热的咖啡。


同样的事,莫奈一生都在做,沿着能入画的大河不厌其烦地画,直至年迈仍然对着池塘作画,碰到雪景也不惜时地不停地画。然而,与莫奈不同的是,西斯莱从不追求突兀、戏剧化的景色,总是显出那份大家都有,他却因一直持有,竟然显得特有的温和劲,于构图,于用色,总能是那般风清云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