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商书故事解26 190122 -------- 坎上艮下《39蹇》周人历经几代人的磨难,终成正果,一统天下。 坤上巽下《46升》周成王为避免王权争夺干戈不息,将同胞兄弟杀绝。 -------- 《39蹇》jian3 (周人历经几代人的磨难,终成正果,一统天下) 【蹇=磨难=不顺利】 卦辞: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磨难困顿,令周人数度退回西南老家,无法突破东北向的商人,周人潜藏家乡励精图治,终于一统天下修成正果) 初六:往蹇,来誉。 (季历前去朝歌遭到文丁诱杀,姬昌宁死赶赴朝歌报父仇、得到四方诸侯的同情与赞誉) 【文丁假戏真做,将诱骗季历用的西伯爵位,真的就赐给姬昌、成为西伯】 【从亶父周公、季历西伯、姬昌周侯来看,商朝的位阶顺序是(侯-伯-公),和周朝排定的(公-侯-伯-子-男)不一样,商朝的公在地方,周朝的公在中央】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压下满腔怒火的西伯在商人面前低调行事,卑躬屈膝俯首称臣、甘做商人的女婿) 九三:往蹇,来反。 (西伯等到機會、马上聚卒兴兵,前来征讨) 【这是号称第一次伐商的盟津退兵,见07师卦。可见两次伐商的说法是武王自己发布的说词】 六四:往蹇,来连。 (吸取祖、父两代孤军作战惨遭败亡的教训,武王联和四方诸侯一起反商、最终大获全胜一统天下) 【这是号称第二次伐商的牧野之战武王克商,真正的伐商只有这一次】 九五:大蹇,朋来。 (周公礼贤下士,谦恭待人,招来四方英俊,宾客盈门。他摄政七年,将政权平稳过渡给成王,为世人称道)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年幼成王得到周公庇护,平定管蔡之后还政成王。大周江山稳定,老百姓看来都过得上好日子了) -------- 《46升》 (周成王为避免王权争夺干戈不息,将同胞兄弟杀绝) 【升=陟=死也】 【《今本竹书纪年》“成王三年王师灭殷杀武庚,伐奄,灭蒲姑。成王四年王师伐淮夷,入奄。成王六年大搜于岐阳。成王七年周公复政于王,冬,立高圉庙”。周公大搜在搜谁?成王立庙立谁的庙?46升卦言之有物,这趟成王周公的联合作业不容怀疑,只是史书不敢明写罢了】 卦辞: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处决,有利于国家安定,比之于百姓沦落战火,用不着怜惜这些王弟,成王的决定是前往荆楚追捕这些王弟) 初六:允升,大吉。 (成王起先并未打算处死王弟,还想保留活路)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周公将捕获的王弟投入牢狱,一视同仁) 【周公是被骗了?还是联合作业?箕子先生未下结论】 九三:升虚邑。 (成王自己考虑的结果、是将王弟送往冥冥世界) 六四:王用享于岐山,吉,无咎。 (王室成员按律得归葬岐山,成王将王弟全部处决,无一幸免) 六五:贞吉,升阶。 (处决完毕,成王立即向国人公开,并为他们设置灵堂,举行公祭)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处死,是为了避免日后的王位之争) 【这一句是箕子先生从游牧狼族的角度立论,狼王争位本就平常,因而发动征战那就是全民的不幸。而农耕羊族的看法不同,王室斗争还要从忠孝节义立论、先贴上对错标签,为的不就是号召全民投入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