婊子无情,
戏子无义。
婊子合该在床上有情,
戏子只能在台上有义。
---《霸王别姬》题记
香港著名作家李碧华,是《霸王别姬》电影的编剧,也是《霸王别姬》小说的作者。
人间,只是抹去了粉脂的脸。
她在其中揭露了社会的种种丑恶,也展现了人在社会大环境下,面对爱情,面对生活的身不由己。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在国际上荣获了很多大奖,其实原著比电影更值得大家去品读。
李碧华本人很低调,在网络上基本找不到她的任何照片。她说,到现在,她还没写出她最满意的作品。
世间百态在她的笔下,有些被蒙上了鬼魅的色彩。她用文字来鞭笞现实,让真相看起来血肉模糊。
文章的主角和故事的取材,全部来源于生活,她也无非是放大了些丑恶,揭露了些人类不愿意承认的欲望。
一个人哪怕是无私,也都是利己的。
赏析
崇拜他,倾慕他的人,都是爱错,他是谁?--男人把他当女人,女人把他当男人,他是谁?
蝶衣错位的人生,已经扭转不过来了。我们有时候难免会被人放在错误的位置,人家看了烦心,自己做着闹心。
如同生活,如同工作,需要赶紧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一直错位。
他看着师哥的侧脸,三十出头,开始有点成熟的气度,像一个守护神,可惜他守护的是另外一个。
久赌必输,久连必苦,就是这般的心情。
蝶衣一生都是悲惨的,他得不到他爱的人,小楼终究还是和别人走了。
一个人不可能勉强爱上另一个人,想要得到对方的付出,也必定要对方心甘情愿。
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已经很苦了,长久的单恋只是会让痛苦持续下去。想放弃又舍不得,总觉得自己在撑段时间,总会得到回应。
可是不爱就是不爱,最终他还是会和他爱的人离去。
单恋几乎都是这种结果,谁都想找一个爱自己,自己也爱的人,对不对?
每一个人,有其依附之物,娃娃依附脐带,孩子依附娘亲,女人依附男人。
有些人的魅力只在床上,离开了床即死去。有些人的魅力只在台上,一下台即又死去。
一般的,面目模糊的个体,虽则生命相骗太多,含恨地不如意,糊涂一点,也就过去了。
娃娃出生后,脐带终究会断。男人要是没能力,女人迟早会离开。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本来就是各司其职的社会。我们在各自的职位上,勤勤恳恳,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回馈。
你就是你,逃避也逃脱不了本质。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职位,出去旅游,也只能过几天别人的生活。
就像孙悟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究改不了猴性。
人究竟要遭受多少苦难才能看透生命的本质呢?
世上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总不能只把注意全放在苦难上。善忘的人是幸福的。凡事看淡一点,快乐多一点。
演戏的,赢得掌声彩声,也赢得华美的生活。看戏的,花一点钱,买来别人绚缦凄切的故事,赔上自己的感动,打发了一晚。
大家都一样,天天地合,天天地分,到了曲终人散,只偶尔地,相互记起,其他辰光,因为事忙,谁也不把谁放在心上。
古代看戏,现在看电视剧,大家都一样。把自己的一腔热情一股脑的投入到虚拟剧情里去。
入戏进入自己想当的角色。感受着他们的剧情,体会着他们的喜悲,流着属于自己的眼泪。
用戏剧中的情节,模拟自己的人生,逃离现实的喜悲。
只是他们有些人看不透,剧情基本都来源于生活,只不过将部分条件放大,将部分颜值美化。
再美好的故事也有相互厮守的团圆,在悲伤的故事也有曲终人散的结局。
相对于活生生的人,生活不就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的组成吗?谁是你下一个故事的主角,谁又会是你一生的主角?
聚散,分合,不是一个人能左右的了的,曾经在你生活中出现,又消失了的那个人,
也只有偶尔空闲的时候才会从脑海中闪过,可是当你回忆起来时,他的身影已经惨淡,故事情节已经消散了,多年之后,谁又会记得谁!
并不是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而是演员太多,根本分不清谁是主演。你又能要求谁将你放在主角的位置呢?生活中,我们都是彼此的配角。
每当饰演一个角色,就尽情释放感情。
当故事结束了,就必须回归本来的颜色。在我还拥有那种特质的时候,对你做到情义两全,就足够了。
虽然时代不断进步,但是剧情总是重复上演的。人性是割舍不掉的。
有时候,欲望是个害人精,所有看到它的人,都会对它嗤之以鼻,但人人又都丢不掉。因为有时候,人是要靠它,来找寻在生活中的希望。
不疯魔不成活的不仅仅是蝶衣,每个人或许都有些疯狂的血液在身体中流淌,释放的方法不一样,看到的人设也就不一样。
我们不能左右人生的悲喜,但是总能制定下一步应该如何走。聚散靠缘分,分合靠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