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与“朱元沟”村|人文怀旧

 米克的影与文室 2019-01-23

  传说朱元璋以布衣之身登上明朝开国皇位之后,社会矛盾依然很尖锐,尤其北方蒙古族统治势力根深蒂固,虽然皇帝被赶跑了,地方势力依然存在,新老地主、豪户,争相追占土地、财富,并逃漏赋税、徭役,把负担转嫁给农民,致使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特别是东南沿海和山东半岛一带,不仅有沦为山寇的元朝残余势力作乱,而且有成帮结伙的倭寇骚扰,闹得沿海村民,寝食不安。靠农民起义夺取天下的朱元璋,深知其厉害性和严重性。
  朱元璋从奏章中发现,山东民众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决定微服私访 ,了解民情。他把朝内事情作了一些安排,带领十几个卫士,化装成行商模样,赶着马车秘密上路了。一路上,深入民间,明察暗访,辗转来到登州府地界,不想在一家客店里,遭到流寇和倭寇里应外合的袭击,亲兵们分头抵抗并保护皇帝转移,在转移途中,又被另一股流寇冲散,朱元璋只身来到栖霞境内白洋河东岸的一个小山村,正好村西头有一座关帝庙,庙门敞开着,他回头见流寇正朝这个方向追来,闪身进庙把殿堂的门掩上,躲到关老爷神像后面,以求神灵保佑。
  一会儿,追兵赶来,打开庙门一看,殿堂门框之间拉满蜘蛛网,再往里看,神像周围的半空中,也全结满了灰蒙蒙、密匝匝的蜘蛛网,追兵议论:看样子这里好久没人出入,还是进村搜查。朱元璋侥幸躲过一劫。
  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恰好被在村头放牛的老王头看在眼里,待流寇远去后,他赶快来到关帝庙,哪里有什么蜘蛛网?明静瓦亮的殿堂,依然如故,好端端的年轻人,安然无恙。老人好生奇怪,难道是关老爷显灵搭救了这位年轻人?朱元璋从老人那里得知这个村庄叫“河东沟”。老人听年轻人说要找旅店住下,说:“这儿哪有旅店?你若不嫌弃的话,就到我家暂住。”朱元璋在王老头家住了一夜后,关老爷显灵搭救年轻人的事,很快在大街小巷传开,而且越传越神,说什么“能被神灵搭救,准是九天星宿下界”等等,不一而足。于是张家请吃饭,王家给洗尘,一住就是好几天,直到手下人一路打听找来,朱元璋才离开河东沟,踏上回京路。
  据说朱元璋回京后,制定了一系列收剿流寇的政策和防范倭寇的措施,在胶东半岛沿海一带,设立的“营”、“卫”、“所”、“墩”、“堡”等都在其内。
  后来河东沟的人得知在本村躲难的年轻人就是当朝皇上朱元璋,认为该起个新名字。几个识文断字的人一合计,为避皇帝的名讳,就取名叫“藏主(朱)沟”。此后代代相传,都知道这故事因朱元璋而起,就干脆叫“朱元沟”了。还传说,那位放牛的老王头,被皇帝封为大官,门口还竖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御敕牌柱呢。
  文/张荣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