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期心电图回顾 该患者为一位62岁男性,因心悸、黑曚不适就诊。既往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扩大(LV6.2cm),收缩功能减低(EF值42%),临床心功能NYHA II级。心电图可见心室率为38bpm,心房率为75bpm。心房波在I、II、aVF、V2-V6导联直立,应为窦性心律,QRS匀齐发生,与P波无关,故诊断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QRS波间期150ms,呈不典型RBBB图形,结合频率为38bpm,考虑室性逸搏心率可能性大。 该患者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合并心悸、黑曚的症状,因此永久起搏器植入的适应症明确,但患者同时合并心肌病,心脏扩大,EF值减低,由于其EF值大于35%,并非传统CRT适应症的人群。其起搏方式的选择存在两种:1.双腔起搏器DDD;2.三腔起搏器CRT。由于该患者心率慢,采用DDD起搏方式时,心室几乎100%为起搏心律,长期右室起搏可能导致不良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导致心功能恶化。依据2018年ACC/AHA/HRS关于永久起搏适应症的指南更新,对于符合永久起搏指征的房室传导阻滞的人群,若预计心室起搏比例大于40%,EF值在36-50%,推荐采用更佳生理的起搏方式,即CRT或希氏束起搏(IIa,B-R)。若预计起搏比例小于40%,则建议普通DDD起搏的方式。采用因此该患者应选用CRT的起搏方式来避免心室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2018 ACC/AHA/HRS Guideline on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Bradycardia and Cardiac Conduction Delay(J Am Coll Cardiol. 2018 Oct 31) 二、本期心电图 一位青年男性,无用药病史,无已知心脏疾病史,无晕厥和黑曚现象,偶有心悸,体检心电图如下(点击图片可放大):
|
|